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共享资源

李軍_神人共享:一個閩北村落廟宇的歷史變遷及其權力意涵(下)
  发布时间: 2016-05-17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47

神人共享:一个闽北村落庙宇的历史变迁及其权力意涵(下)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李军

三“摆果台”:神诞祭典与供品分配

明清以来,在九乡社区的共同支配下,惠安祠逐渐发展出一系列的祭典仪式。这些祭典举行的时间、周期、内容以及目的各不相同。诚如康熙年间乡人黄家椿所言:“每岁三元建功,四季诵经念佛。六月初一蜡筵,值年劝首宰牲设酒以祀民主尊王,祭毕,酒肉分散诸坊。八月初五,恭祝福善尊王圣诞,设果陈馔、演戏建功,诸坊皆朝贺圣寿。备酒果以奉衿耆,彬彬乎有敬老尊贤之遗风焉。立冬日恭迎三位尊王出游,各供备物虔祀,则春祈秋报之意。”这些仪式对于社区的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它们也成为不同群体参与者权力角逐的舞台。

在讨论各类祭典前,需先就惠安祠的管理略作说明。明清时期惠安祠由两个组织分管,各司其职。一为庙祝,负责祠庙的日常事务、打扫看护,常住庙中。康熙四十六年以前,“昔三元冬斋之田,庙祝收其利,颇为饶益,不及劝首朝贺之费”,庙祝可收管田租,获利颇多。此后,庙祝失火烧毁祠宇,诸坊重建,将田租收管权取回,规定庙祝专职看护,无权收租。二为劝首组织,全权负责祠庙的扩建、维护,祭典的举办,掌管庙中的田租与所有香火收入。清末以来,惠安祠的祭祀圈固定为九乡二十二坊,每坊设劝首(俗称“头首”、“表首”)两名,共44位。劝首负责统筹本坊民众,承办相应的庆典事宜。多以家境较殷实且热心公益者任之。劝首不需轮值,可连续担任。二十二坊的总劝首则在各坊劝首中以卜珓的方式推选出一位,每年轮值,统领惠安祠的各项管理与祭典事务,称作“把簿”。担任把簿者需在乡民中有一定威望,具有较强的理事能力。所谓“表首发表费用颇多,把簿办事劳力烦扰”。

前文提及清代乡人黄家椿言,惠安祠每年六月初一有蜡筵活动,“值年劝首宰牲设酒以祀民主尊王,祭毕,酒肉分散诸坊”。《惠安祠簿》对此有更细致的记录:

《因革利弊数条》:古制六月蜡筵,古人通八蜡祭田祖,以祈稼穑,甚胜事也,原不可废。故劝首宰牲,殷勤分散,备酒筵宾燕饮行乐。即办熟肉壹斤,时果四色,尝酒三杯,勾酒瓶半,俵散诸坊分领,亦古人饮蜡吹豳意也。奈何有贱丈夫煮肉不熟,秤肉不准,酒不堪口,致胜物议。更有将碎肉拈吞而索凑秤,满庙喧哗,是美俗而成恶俗。故以腥易熟,以钱代酒亦可两便。总由小人贪利,一概不行。

《公议规条》:庙祝办六月蜡筵,请檀越二位饮福之后,领腥肉二斤,酒钱十二文,值年把簿二位同饮,领腥肉二斤,酒钱十二文。

综合上述三条材料可知,六月的蜡筵既是为酬谢土地之神,以祈求丰收,亦有为民主尊王祝寿之意。最初由庙祝承办,后因庙祝无收租权,改由值年劝首办理。承办者需宰杀牲口,置备酒筵,延请宾客燕饮。待祭祀结束后,还需向诸坊分发规定数量的熟肉、果、酒等祭品。然有承办者处事不公、马虎了事,乡民不满,遂改为分发生肉和钱币。蜡筵活动中一处值得我们注意,即庙簿特别规定延请的宾客中须有两位檀越——上官族人,这充分体现了上官氏与惠安祠的密切关系,也是早期上官家族对惠安祠支配地位在清代的遗痕。

   惠安祠的神诞祭典众多,当中最隆重者当属每年八月初五的“福善王”欧阳祐诞辰。届时,举办有盛大的朝贺活动,三王神像前将摆放上百种干鲜蔬果、山珍海味供品,并有热闹的庆寿仪式,因此,是日的祭典也被称作“摆果台”。清代《惠安祠簿》中《公议规条》收录规条35则,涉及神诞庆典、立冬迎神、庙产管理、劝首职责等内容。其中24则专门针对八月“摆果台”而设。本节拟以此为中心,结合田野考察资料展开论述。

八月神诞祭典从初二至初五,为期4天。其运作过程大体可分为筹备、朝贺、分胙三个阶段。

(一)筹备阶段

尽管“摆果台”祭典之期在八月,但相关的筹备工作早在年初即已展开。筹备阶段主要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祭典的组织人员;二是筹集与管理祭典经费;三是明确参与者的具体分工,备好相应祭品。关于祭典的组织人员,前文已及,兹不赘述。需补充说明的是,八月祭典由两坊共同承办,每年一轮。轮值之坊被称作“供班”,其劝首称为“值年劝首”,供班的乡民需配合4位值年劝首完成祭典任务。

惠安祠置有庙田,康熙以前,庙祝负责办理三元、冬斋的祭祀,而田租则由其收管,获利颇多。八月朝贺之费则由轮值承办的两坊摊派,乡民多有不满。康熙四十六年,祠宇毁于火,诸坊欲重建,为筹措经费,遂将庙田收租权典与私人。乾隆十二年(1747年,诸坊再度出钱赎转归于劝首。《惠安祠簿》详载此事,其云:

诸坊之人亟将庙貌而鼎新之,而所费不资,因将三元冬斋之田脱与赵佐管理,售价以帮建造。(康熙五十年)辛卯三月,佐复脱与黄元祐,售价四十金。今祐侄宪辉年迈疾痼,难以奉香火,办祀事,出名别售。诸坊因八月朝贺,用度繁费,劝首艰于分派,合众酌议,各坊出钱赎转归于劝首。诸坊乐输,辉更欣然。于(乾隆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经众领价铜钱肆拾千正,立约退庙退田。凡祖上所遗庙中田地、物类一概交出,不许隐瞒。查出必究。

庙田收归劝首后,“置簿一十四本,各坊存照一本。其一本值年劝首上下轮流执照收租料理。”租税也由劝首轮流输纳。《惠安祠簿》对庙田的管理甚为详备:

佃户自兹约限立冬日齐送本祠面扇交清,不许推诿挂欠。劝首即日收明,不许徇情宽贷。如有佃户欠租,诸坊即率众起耕另召。劝首徇私隐庇,公众议罚。至于从前朝贺有舍田,有田有佃者亦须着令照例交租。其自交铜钱及无租谷教劝首者,概行革去,以免烦扰。或有情甘助田即向劝首交出,田佃注名,上簿载于后以便稽考。如有传失其簿无交者,众罚不恕。

《公议规条》另有如下规定:

1.值年劝首收租,不许徇情销折。如违,重罚,决不宽恕。

2.助田原以沐神恩而资,劝首凡乐助者,宜将上等水田,经众书写坐落、粮亩,推收归祠。若系硗狭、干旱、零碎及山崩、水冲者,概行革去。不许送贴,以免赔粮之累。

22.应交本祠租谷,各佃不得勒索酒钱。

23.助田原欲留名后世,使子孙永沾神惠,自后不得出卖他人,涂抹先人芳名。即劝首亦不敢擅印改簿,名姓永照老名签福果浮标。

1949年后,庙产收归国有,现今祭典的经费主要由9村民众摊派以及信众乐捐。

祠簿对参与者有明确分工。具体而言,八月初二日“进庙开厨”,庙中要大量蒸制馒首等供品,以备祭祀后分发。劝首须把关供品的重量、质量,《规条》第3424则要求:“(八月)初二日进庙,老把簿监看浸米,每楻过印,每斗糯米放黑糖貮斤,半熟茶油半斤,大利铁片对秤。如有徇情减少油糖者,定罚老把簿。每分馒首十个,每个半斤。大利铁片对秤,如或轻秤分两,重罚劝首。初五日祝圣后,把簿即将总簿及物件逐一交付新劝首收执,如若推诿,定革来年福果。”为酬谢供班的辛劳,“初四日早晨,诸坊供首至祠,每供领馒首拾陆分外,每供担资四个”。

筹备阶段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摆设供品。《规条》第6则规定:“初四日下午,排设果品壹佰贰拾色。或有缺少不遵旧例者,公罚。初五日备五烧、五蒸、油煎、面食、各色糖果、海味八色,斋菜四色,猪腹五内俱全,及各色配菜,俱要丰洁齐备,不得缺少。”兹将供品目录转录于下:

清光绪惠安祠三王诞辰庆寿仪品   

福香  寿酒  寿烛  岩茶  豚肉  熟鸡   鲜鱼

熟鹅  熟鸭  猪心              

海参  羊筋  鲍鱼  沙翅  兴鳗  福墨   汉蛏

金钩  香菇  木耳  金针  粉皮  米糕   蕨饵

面饽三色    燔殽五鼎  糖果、煎果、满汉糕饼俱购

大福果三个  大料饼三个  佛手三支

公派果子号数  

壹号    把簿总理

    果子无派

贰号    奉香灯  

    梧桐子  柑俚  毛栗  百合花蔸  藕丝糖  莲子  白番薯  糖煎藕叶

叄号     排棹、散碗箸 

    毛桃干  柿俚  查梨子  糍酥子  生糖  门冬  生豆角  柰姑子

肆号     把局房 

    生家葛  豆角干  莲蓬房  盐笋干  白糖  五味子  糖茄干  生木瓜

伍号     做饭 

    海棠梨  浸杨梅  法豆子  香元  桃仂  枸杞子  南瓜干  蜜榄

陆号     担水 

    梨俚  麻子糖  桃干  石菰干  油酥豆  木樨花  葡萄干  菱角

柒号     切菜 

柿霜饼  匏仂  乞俚  苦瓜干  金弹子  绿梅子  生豆荚  西瓜 

捌号     管茶 

糖豆子 冬瓜干  浸蒜条  生马荠  包粟子 杨梅干  丁香  红萝卜

玖号     洗米 

    生王瓜  冬笋片  赤小豆  生葵花  蒲萄子  石榴  刀背豆  浸薤子 

拾号     烧火 

    茅楂  使君子  浸葱蔸  苦槠  榛子  地茄子  炒包粟  莲藕

拾壹号   把秤 

     观音笋  生苦瓜  油煎番薯  核桃  蜜梨片  黄瓜干  浸子姜  青枣

拾貮号   洗碗 

    鬼灯笼  腌菜蔸  藤梨  酸枣  腌白姜  落花生  豆荚干  兔俚

拾叁号   收碗 

    五色米  杏仁  生子姜  糖匏干  木瓜干  无孙姜  砌瓜子塔  黄腐干

拾肆号   管酒 

    冬梅子  姜糖  浸蒜蔸  腌菜干  扁豆干  稍瓜  浸加庆子 油煎黄腐

拾伍号   员馅 

    白果  甘蔗  盐榄子  扁豆  蜜梨子  煎糕炒  盐梅干  甜槠

拾陆号    监舂糍 

众出糯米壹斗酿酒以藏春笋  浸王瓜  腌匏瓜  鸡脚梨  酿冬瓜  腌苦瓜  浸茄子  藏白萝卜

从上可见,供品由30种荤素菜肴和120种干鲜蔬果组成。菜肴由惠安祠置办。120种果品则由乡民筹备。据说原先果品数量共有360多种,都由轮值的两坊供班筹集。后来大家感到果品数量浩繁,两坊负担太重,于是将果品缩减为120种,并分作15股,由9村抽签分担。

(二)朝贺阶段

八月初五是祭典“正日”。早晨6时,“道士烧香、挑灯,迎送案神”。7时,庙祝、值年劝首入庙二人,伺候檀越。前文提及,明初重建祠宇时便定立规条,上官家族“永为檀越”。檀越并不参与祭典的筹备与运作,但在仪式中受到一系列尊崇。“自八月初二日劝首进庙,着住持登门请一次,自后时候坐祠守候,不得故意奔驰”。初五日,“(檀越)席设里庙左边首席”,“檀越二人饮酒,面汤,果品六色:花生、豆子、麻酥、麻串、梅酥、条糕。又午餐:煎豆腐、金针、云耳。初五日晚开斋,二人饮福。二人自初二进庙饮福起,饮到初五晚开斋止”。据老人言,解放前每年八月摆果台,都要备好一桌席宴请前山坪村的官姓族长等人。不管来几人,都是一桌。这一桌摆在惠安祠二楼走廊正中,位置最好,正对戏台,可以边吃边看戏。他们的馒首也是更大的,单独用箩筐装。这天的筵席,在形式上,要邀请官姓三次,他们才来。还要派人去陪过来。

初五日上午九乡民众及外地信众陆续来祠烧香祝寿。普通信众,祭拜完后即可离开,若要在祠中用饭,需捐些香火钱。而对于有功名和上有年岁的老人,则有特别尊崇,《规条》记载:

24.庙祝、值劝首初五日接引绅耆,伺候茶烟。

7. 衿耆新庆寿者,不必装彩、斟酒、俵仙桃,但备劝首盏钱肆佰文。素丰者,不以此拘,听其自便。或有耆老艰于费用,心慕而力不能者,劝首尤宜加意勉其同沾神惠。

8.绅耆庆寿后,劝首办酒、面汤、果品六色,花生、豆子、麻酥、麻串、条糕、梅酥、午饭、煎豆腐、金针、云耳。

9.绅耆八月初五日午刻退席,衣冠齐集祝圣,不得推辞。劝首着戏房司乐。

上午9时,道士开始打醮,祈求三官赐福。法师及其两名助手,进入醮场,诸位劝首随同。值年劝首站在最前方,靠近法师的位置。法师祷告神明,宣读表章,恳求三官降福。值年劝首则率众劝首上香、叩拜。

10时许,打醮结束。戏班开始演戏。据说,山王尊神喜爱看戏,每年神诞祭典必须演戏酬神。2013年的戏班是从城里请来的“邵武市三角剧团”,事实上,初四日中午剧团就到了。下午两点半,晚上七点半,分别演出了《苦菜花》、《老少配》。

11时午餐开席。午餐结束后,吉时一到,开始祝寿仪式。庙祝燃放鞭炮,乐手奏乐。法师带领劝首与绅耆上香。法师口念榜文,表达劝首及诸坊民众的诚心祝愿。念毕,信众一齐连续四次叩拜。劝首与绅耆退出醮场。法师与弥陀会的老妪们继续念经。

下午3时许,为三王尊神换纱帽与龙袍。期间须掷珓,经得神明准许。三王的纱帽上饰满人造珍珠,类似凤冠。龙袍则福善王红袍、民主王黑袍、五通王绿袍,胸前皆绣龙纹。据了解,纱帽和龙袍并非年年要换,若有人还愿,买来新的,便替换。若没有的话,只要给三王“点光”,掸去身上灰尘即可。2013年,有人还愿,从福州买来三顶饰满珍珠的纱帽。至于龙袍,则没有替换。

下午4时许,开始“烧衣裳”。早在数日前,弥陀会的老妪们,便“缝”好衣裳,“纳”好鞋。衣裳和鞋都是用纸张制作的,包括三王在内,庙中每位神明都有一件上衣和一双鞋。这些衣裳事先用竹竿穿好,晾在大殿两旁。每件衣服的左胸前都贴着一张红纸条,上面写着神祇的名字,如“福善王  纳”。除了民主王的衣裳是黑色,其它神祇的都是粉红色,无太大区别,看上去颇为喜庆。据笔者统计,2013年八月祭典中拥有衣裳的神明共有18位,分别是:福善王、民主王、五通王三位尊神;灶君祖师、社公社母、五谷大神、土地大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神;郭仙大圣、邱仙大圣、王仙大圣三仙菩萨;灵管[]祖师、财神大圣、地藏王、观世音。

值得注意的是,三王衣裳的型号至少比其它神明的大一倍,而其它神明衣裳的大小与真人相近。三王鞋子的型号也比众神大一号。当地老人说,三王神威广大,所以需如此。而实质上这种差别反映出作为社区主神,三王在九乡民众心目中拥有超越众神的独尊地位。

在法师的指引下,劝首们将衣裳和鞋拿到醮场烧掉。整个庆寿仪式就此结束。

(三)分胙阶段

祝寿仪式完成后便开始分胙。分配的物品有两类,一是神像前的祭品,遵照“奖励功劳、尊崇绅耆”的原则分配。如把簿、庙祝、司厨、道士等人操办辛劳,《规条》有相应的奖励:

10.排筵,小馒首每分四个。诸菩萨面前,庙祝收。灶上,司厨收。天神,把簿收。正坛上,道士收。左右筵,奉香灯者收。发表一次,初坛一次,回神一次,共三次。

11.佛前大馒首三个,大料饼三个,庙祝、厨管、把簿各收馒首一个、料饼一个。

14.主坛道士共花盘小馒首四十八个,杂果壹包,佛手三只外,共秤小馒首贰拾斤,工资壹仟贰佰文,又代榜联纸张钱贰佰文,香米共貮斗正。初五日早晨不得吃荤。

15.庙祝领小馒首贰拾斤,佛前乌糯饭,自进庙至初五日只许收一次,斋饭每日收一次。

21.把簿领谷貮石以作工资。

上官先祖对祠庙由开拓之功,演戏庆寿者与助田者亦有功劳:

12.檀越二位共花盘小馒首九十六个,每个三两,杂果壹包,不得增减。

18.供内人助骨米伍斗,领福果壹分;供外人一石,领一分。若还愿及题捐者,不得与助田之例。朝贺无领。

20.演戏庆寿者,劝首备办酒、粉汤以及午饭素菜必不可缺。

    对于有功名者与年长者,“每衿耆领福果一分。科第逐次加增:援例报捐者一分;加品级未出仕者,仅加一分。七旬耆老领一分;八十、九十再加,百岁另加四分。举人加四分,进士另加八分”。

二是庙中专门为神诞准备的馒首、糍粑,有数百斤之多,被分作301份。得胙者身份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祠宇修造、祭典举办时出力甚多、劳苦功高者,总共占得59份。其中,新老劝首各16分,道士6分,新老把簿各2分,坎头建里庙众信4分,建桥善士廖乾让2分,檀越官姓裔孙2分,庙祝、司厨各2分,北辰庵3分,查田杰士吴植昆、廖士拔各1分。北辰庵是惠安祠附近的一座庙庵,因康熙年间重建惠安祠时,帮衬过香火钱,所以也分得3份胙糍。

    另一种是向惠安祠捐献过田产或银两的个人,光绪元年的得胙者有201名,共得胙242份。兹据《惠安祠簿》记载整理如下表:


 

据祠簿可知,表中得胙者均曾向祠中捐助田产或银两,故上表亦可视作捐助祠宇人员表。从表中所反映的信息,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就地域而言,201位捐助者/得胙者皆为男性,分布在18各村庄。其中,惠安祠所在的坎头村人数最大,占总数的45.77%,得胙份额亦最多,占47.52%。而捐助人数排在前9位的恰好都是游神路线所经的九乡村庄,占总人数的93.04%,得胙份额占到总数的九成。这表明惠安祠的祭祀结构可分为两层:核心层是以坎头为中心的九乡祭祀圈,负责惠安祠的游神、神诞祭典等活动。九乡内部又大致以距惠安祠的路程远近不同,渐次递减。外层则是同处邵武南部地区的和平、大埠岗、茶源等村所构成的信仰圈,这些村庄不参与惠安祠的祭祀活动,只是部分信众自发的来朝拜、助缘。

其二,就姓氏而言,坎头廖、赵、张,龙归万、黄,鹿口黄,萧家坊萧,路下田危等7姓捐助/得胙人数最多。尤其是坎头廖氏有50人,占坎头捐助/得胙人数的一半,总人数的24.88%。这既反映了廖氏对于惠安祠的重大贡献,同时也透露出了该家族人丁兴旺,相对富足,对社区有较大的于影响力与支配力。经考察得知,上述7姓也是九乡人数较多的家族,人丁优势对于家族力量的影响在分胙仪式中得到很好的展现。

四 “擎菩萨”:游神活动与社区关系

游神,即用轿抬神像巡境,和平方言“擎”有扛、抬之意,因此游神也被称为“擎菩萨”。游神活动从每年立冬日始,前后持续22天。在此期间,游神成为整个坎头社区最为重要的公共事务。社区内部的宗族与村社关系,在一系列的仪式上得到充分展现。

游神前一天有“洗路”仪式。值年劝首与庙祝须预先对神驾所经之处巡查一遍,清扫当途荆棘、秽污,修整坡坎。立冬日上午在惠安祠举行隆重的打醮仪式。午饭后,三王神像开始“出宫”。出宫仪式庄严而隆重。执事们将三王从祠中“请”出,置于“神轿”。吉时一到,两铳各放三响,鞭炮齐鸣。两人各持一面大锣为前导,鸣锣开道。后两人各肩一面大旗。其后两面木质禁牌,上书“肃静”、“回避”字样。紧随8人,持刀、枪、杈、戟等武器。吹鼓手十余名,吹打唢呐、高锣、钹铙。三王神轿随后,每轿4人扛抬,另有4人轮替。

神像后边是一列“装故事”的队伍,多以15岁以下孩童一男一女充任,妆扮“金童玉女”、“天女散花”、“八仙过海”等古装或神话人物,固定在轿辇上,每架由4人抬,1顶凉伞,各辇之间还有2名锣鼓手。一般一供出一架“故事”,由供内各户轮流让子侄或血缘关系相近者充任。乡民认为装故事后对自己与家人有福气,因而很乐意让小孩参与。

在上述庞大的仪仗队伍之后,紧接着大批信众,簇拥而行。游神队伍进入各村坊后,会受到盛大的欢迎。临街的虔诚人家摆置好香案,上面放着香炉、糕点、水果,点着红烛。神轿进过门前时,则会燃放鞭炮,作揖行礼“接神”。

庙祝与之劝首也需随行,而且受到各坊的盛情款待。《惠安祠簿·公议规条》第2830则规定:“冬成庙祝随圣驾出游,每坊散好铳硝,除纸壹斤,不得克少分两。如有克少,诸坊供首给腥肉壹斤,糯糍貮斤照扣。劝首每分二人随圣驾出游,每坊供首办酒四瓶,炒熟豆子半升下酒。给把簿腥肉壹斤,糍貮斤,光谷二升。”

人类学家华琛在考察香港新界两个小渔村的天后信仰活动后,指出当地的“行香”巡游,目的在于净化由大族控制的领地,划出天后统辖的范围,巡游完全像一次军事行动,体现出地主宗族对佃户所在的卫星村落的控制。惠安祠的游神仪式、道具,的确在感观上给人以“军事行动”的联想,但九乡只是九个地位相对平等的村庄的联盟,并未形成少数大族绝对支配的情况。因此,游神活动更像是划出三王统辖的九乡大区域,与周边的坎下中乾庙、罗前小乾庙等祭祀圈形成界限。至于仪式中使用的“武器”及排场阵势,可能是对帝王出行仪式的模仿,是乡民认同王朝权威的展现。

游神路线是固定的。明清时期,惠安祠受附近“九乡”村社管理、控制,巡游路线也是在九乡境内。据了解,惠安祠的游神路线有两条,每年一换。线路一是逆时针方向,从龙归“出宫”,坪峆“回宫”:(1)龙归→(2)鹿口→(3)坎头→(4)上井→(5)官坊→(6)路下田→(7)危冲→(8)萧家湾→(9)坪塔。另一条线路的顺序刚好相相反,即由坪峆出宫,从龙归回宫。九乡分作22供,每供1天,除坎头6供外,其余各乡均2供。因此,游神活动共需持续22日之久。

由于巡游队伍人数众多,为安全着想,《规条》29则规定:“冬季迎神各供日落宿供,不得逞力扛走,恐伤神像,违者公罚。”要求九乡各设“供坛”以备三王宿留。乡民则带着猪头、猪肉或活鲜鱼、鸡、鸭,及香烛、鞭炮到供坛祭拜、祈福,经济困难的人家则只是以香烛拜神。据说,菩萨的“福脏”(即肺、肝)是用银打制的,为防失盗,夜里要派人轮流看护。

逢从龙归出宫的年份,三王巡境的首站便是龙归。龙归距惠安祠到约3华里,有万、黄、聂、叶、何等姓。现有人口约240人,其中,黄、万人数较多。黄姓分“上黄”“下黄”两支,都自称是“唐工部侍郎黄峭”后裔。据说下黄家是晚近迁来,所以不在一起进行宗族活动。上黄家有祠堂,祠宇较小。龙归有2供,黄姓独享1供,供坛设于祠堂。其它几姓共享1供,供坛设在社庙。三王先到黄家祠堂停留,次日再往社庙受供。

    下一站为鹿口。现有人口约1340人。下辖龙归、交山桥、坪地、扁岭上、谷龙塅6村。主要姓氏有黄、翁、李。黄姓人数最多,有祠堂,独享1供。其他姓氏分享1供,供坛设社庙。

    坎头为第3站,人口最多,现有2623人,含上井、官坊、坪峆、下神桥、竹林排5村。坎头本村在明清时期形成商业街市,有固定的圩期,因而姓氏稍杂。有廖、赵、曹、熊、张、萧、吴、钟、傅、黄、王、饶、杨、聂、万等15姓。其中前4姓人口较多,廖、赵、曹均有祠堂。值得注意的是,坎头有6供,都在廖氏祠堂。据说,早前神像前4天放在廖氏祠堂,后两日放社庙,但社庙与惠安祠距离太近,(笔者按:两者相隔不到30),容易让菩萨“想回家”,所以改为统一在廖氏祠堂奉供。

    上井在坎头之后。有黄、陈、卢、杨4姓,人口约60人。上井“黄氏峭公祠”被邵武乃至闽、粤、台黄姓,公认为祖祠,三王神像也被迎到祠中。

官坊,人口不多50左右,但姓氏较杂,有萧、杨、邓、陈、曹、黄、张。当地乡民相传,在宋代官坊是上官家族的聚集地,上官家族科第连绵,人口稠密。本地也成为坎头地区最热闹、繁荣的村庄,至今还有“石马街”的传说。据说,宋元之际,上官家族因参与抗元斗争,而被元军报复,官坊惨遭屠戮,上官族人流离失所,其中一支迁到5公里之外的前山坪,繁衍至今,但人口不多。官坊有社庙,供坛设其中。

路下田与萧家湾都是单姓村,前者危姓,后者萧姓。人口均为150多口。供坛分别设在各自祠堂。

危冲,含萧家湾、路下田、锡溪、枫林4村。现有人口1425人,有饶、叶、聂李、杨等姓。供坛设于社庙“飞龙庵”。

坪塔是游神最后一站。有聂、周、夏、黄、张、陈六姓,人口近400人,祖先多是从江西迁来。迎接三王的供坛设在坪峆社庙,里面供奉“大庙菩萨”。据说菩萨很灵验,而且荫庇江西,所以过去常有江西人来此朝华。以前,游神的路线只有一条,即从龙归出宫,由坪塔回宫。坪塔人觉得这样不公平,于是向“大庙菩萨”诉说,菩萨便与三王“会商”,征得其同意,于是便定了一条与此前正好相反的巡游路线:从坪塔出宫,由龙归回宫,隔年1轮。

    通过以上叙述,不难理解,每年一次的游神,无疑是九乡区域最为重大的公共事件,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周而复始的仪式,对于社区的历史发展和内部地域关系亦构成相当影响。

    明初立国,建立里甲组织,以10户为甲,110户为里。里设甲长,甲有甲首。因地域不同,各地乡村行政略有不同。邵武则实行乡、都、图、里四级建制。析分十乡,五十三都。对于和平地区的里甲情况,万历《邵武府志》有如下记载:

昼锦下乡。三十三都,图四,县南六十里,街一,村十五。旧墟街,(引者按,原有注,此略。)西山、危重(即危冲)、东山、路下田、西保、风头、旧寨、吴家坊、江付坊、锡溪、曹源、乐家、丁家坊、河源保、洋源。

永城上乡。四十三都,图二,县西南八十里,村十五:广坪、罕山、高畲、乌垅、坎头、黎舍、官坊墟、下城、应山、鹿口、上遮岭、黎川、黄家垅、上山村、篁山。

四十四都,图三,县西南八十里,村十:陈江、龙归、平地、姜寨、大岭、岭下、上樵、牛源、厚源、申界。

清代基本因袭了明代的里甲设置,惟三十三都增置了萧家湾。

在里甲制的基础上,明初设定了相应的里社祭祀制度。弘治《邵武府志》记云:

乡社坛,每里俱设立一所,以祀本里祀五土五谷之神。每岁二祭。与本县社稷坛同。(引者按,原注:其仪物、祭文俱见《洪武礼制》。后乡厉坛仿此。)

乡厉坛,亦每里俱设一所,以祀本里无祀鬼神。每岁三祭,与邵武县厉坛同。

既有的研究表明,明王朝建立里甲制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画地为牢”的社会秩序。里社祭祀制含有厘正祀典、打击淫祀的意味,亦与其契合。应当说,在明初高压政治的态势下,里社祭祀制在地方得到相当的推行,由前文可知,直到现今,和平地区的一些庙宇还保留“社庙”名称。然而,里甲组织往往无法与村落和地域性社区系统重合,更何况明中叶以降里甲制受到巨大冲击,与之配套的里社祭祀制自然也名存实亡。

虽然在明代里甲体系中,坎头等九村分属于两乡三都,但地理位置上,这些村社均沿和田溪两岸分布,处于同一水利系统,可能形成较为稳定而长期的协作关系。因而,也有形成超村落的社区组织的可能。围绕着惠安祠的朝贺与游神等庆典活动则进一步密切了村落之间的合作,强化了九村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最终形成了“九乡”祭祀共同体。

此外,游神活动过程也隐略地展现了社区内部村落关系与权力格局。坎头享有最多的6供,表明其作为九村中心村社,拥有最高地位。我们在鹿口、危冲等地考察中,还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旧时,“摆果台”的果品由各村抽签置办,果品数一样也不许缺少,否则要被罚钱。而坎头人很喜欢开玩笑,趁各村不注意时,偷拿走几样,往往导致这些村社被罚。因此,后来摆好果品后各村都要派专人看护。在笔者看来,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外村人对于处于强势中的坎头的不满。在各村内社部,各家族的地位也不平等。坎头的6日供坛都设在廖氏祠堂,龙归与鹿口黄氏分别享有各自村社一半的供日,这些都暗示了其在社区中的特殊地位。

结 语

通过对坎头惠安祠沿革过程及其祭典活动的考察,可发现,惠安祠的祭祀空间与神明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文化积淀的结果。该庙的起源与社神崇拜密切相关,在兴建之初,可能是作为春秋社祭的场所。宋代,则演化为供奉本地神明“黑面王”的庙宇。同时,欧阳祐与五通神信仰传入和平社区,进入惠安祠。随着上官家族的崛起,族中士人开始有意识地对祖源和谱系进行梳理,在此过程中祖先神上官洎的故事被构建出来,并以“民主王”的形象取代黑面王。惠安祠也成为具有上官家族祖祠性质的庙宇。

宋元鼎革,上官家族式微。明代官方大力推行里社祭祀制,惠安祠逐渐成为坎头等九村所共同祀奉的中心庙宇。与之相应的,形成了一系列的祭典活动,这些活动已经融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强化了九村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亦具有较强的地方权力象征性与指向性,祭典仪式中,各村之间与村内各宗族的待遇并不相同,这种差别反映了社区内部历史发展和地域关系的不同,展现了村落关系与权力格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黑面王虽被民主王所取代,但并未消失,其形象特征依然体现在民主王的塑像中,留存在乡民的口头传说里。明清时代,虽然上官氏失去了对惠安祠的支配,但相关的祭典仪式中仍保留了对该家族的特别优待。可见,在长时段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新旧文化传统之间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叠加融合的。

惠安祠的个案研究表明,唯有将民间信仰的研究置于宽广的历史背景与具体的地理空间之下,从社区生活内部的长期历史和文化因素的视角出发,才得以更好地理解传统时期中国民众的心态和村落日常生活的转变。

(原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六卷(上),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年,注释从略。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