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共享资源
洪維晟_文獻與歷史田野:2012年夏金門與潮州之踏查​
  发布时间: 2017-01-04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263

文獻與歷史田野:2012年夏金門與潮州之踏查

 洪維晟 台湾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一、活動緣起

    2012年夏天,我參加了由中研院歷史言研究所、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與金大學閩南文化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田野與文獻習營:南中國海地區的歷史與文化」活動。是活動亦由廣州中山大學、廈門大學、韓山師範院、嘉應學院及華僑大學等學校幫忙協辦。師成員有臺灣地區的王秋桂、濱島敦俊、謝國興李孝悌、王鴻泰、江柏煒與李仁淵,大陸地區陳春聲、程美寶、劉志偉、鄭振滿、趙世瑜黃挺、劉永華、許金頂、張侃、謝湜、鄭莉,及來自美國的丁荷生(Kenneth Dean)、宋怡(Michael Szonyi)、費絲言和王迪 安(John Wong)等。

    1980年代之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前,許多西方學者將臺灣、香港與新加坡華人海外移民之僑居地作為研究中國社會的實室。1 9 7 0 年代由張光直等人所主持的「濁大劃」,試圖從各學科的角度從事臺灣區域研究當時李國祁等人也主持了「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究計劃」。1988年中研院成立了「臺灣史田野究室」,1993年總統府核准設立「臺灣史研究籌備處」,聘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黃富三教出任籌備處主任。2 0 0 4 年正式成立臺灣史研所。我們可以發現,臺灣史的研究初衷是採科整合,且多附屬於中國史脈絡下。但自1980年以來,臺灣史研究因政治情勢的變遷及本土化識的興起,積極建立其主體性,逐漸成為獨立研究領域。不過,在追求臺灣本土性的同時,應該將臺灣史擺在更寬廣的歷史脈絡與地理空上來討論。如翁佳音以近代初期的時間斷限,永和以臺灣島史的概念將臺灣擺在東亞海域的野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對台灣的歷史有更宏觀更全面的認識。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馬克思主義不再成學術研究的基本教條,出現了實地考察與文獻析並重的研究方法。本研習營的目的是希望嘗結合文獻分析與田野實查的研究方法,從海洋與 地方史的視角,重新滙通臺灣史與中國史。

 親身體驗這樣的一個活動之後,讓我感受到為一個歷史學人,除了面對文字史料之外,也可能回到歷史現場,親身體驗經過長時間變化的歷史現況。之後,我們得學習如何像剝洋蔥一樣,從時間與空間等面向解開歷史的深層結構。

、金門之踏查

  整個研習營的活動時間為期14天,7月25日3 0 日在金門,7 3 1 日至8 7 日在廣東省潮洲區。研習營開始前,主辦單位編輯了金門與廣潮州地區的相關史料供學員先行閱讀。研習營要分為講座課程與實際考察兩個部份,學者們了在處理族譜、口傳、碑銘以及契約文書等史文獻上作詳盡的說明之外,也介紹了僑鄉、宗信仰、廟會陣頭以及海上貿易活動等幾個研究課 題。7月25日至30日,我們分別走過了金門城、後浦、瓊林及水頭等聚落。進入田野之前,除了讀主辦單位所發的基本史料之外,還要備妥古地圖、年表以及指南針。到達目的地時,記得機場或碼頭的旅遊中心拿幾份當地的導覽地圖, 以便進入田野之用。

  研習營以分組形式進行,我所在的組別的修導師為廈門大學歷史系的張侃與鄭莉兩位授,他們指導我們如何從聚落空間看出歷史構。在此,我以明末清初金門政經勢力中心(舊金門城到後浦)為例,淺談此行所學的,文與田野實作結合的歷史研究法。舊金門城是一個由衛所系統所建立的聚落,據《金門志》所載: 

  元始建場征鹽。…洪武元年,改為石司,旋改為鹽課司。二十年,置金守禦千戶所及峯上、官澳、田浦、陳坑 四巡檢司。

  官署所在,通常亦建有隸屬官方系統的城廟。當我們在舊金門城與後浦都看到城隍廟時就要提高警覺心,去思考為什麼金門會有兩座隍廟?回查史料文獻時,才知道明嘉靖以後衛制度式微,許多軍人逃逸,軍戶改由鹽竈丁補。清初,金門由鄭成功佔據,後因清兵攻城舊金門城毁於兵燹,城裡居民被安置於後浦城,故後浦成為官署所在。其實把縣治從舊門城遷到後浦,是將官方與地方社會重新整合一個過程。許多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如後浦隍廟的《重建城隍廟記》中提到:「並將董事氏,砌石於壁;其捐助諸善信,別載採樑籤。」由「董事」等地方士紳捐款協助官方系統的城廟重建一事,反映後浦在清政府來之前,已由方大族或仕紳支配着地方社會的秩序與運作。兵署後來設於許獬故宅,國家的軍隊系統也與浦原有的民兵系統結合。再從其他的空間角度看,一般的市街通常會位於城外,但後浦的市卻是在城內,更反映出當地是由民城變為官署所 在地的史實。

  繼後浦之後,我們走入瓊林聚落,映入眼的是一座座的家廟、宗祠與寺廟。瓊林是一個蔡氏為主的單姓村落,在村中的家廟或宗祠中見題有「文魁」、「進士」、「將軍」,甚「提督軍門」與「三籓總憲」等字的匾額,代其後代子孫文武官員輩出。不過,令人疑惑的此地為什麼會有兩座蔡姓六氏宗祠?是分家嗎還是有大小宗之分呢?又或是他們是來自於不地區的蔡姓,實非同宗?這問題我們惟有透過溯其族譜或歷代祖先神位來解答。在民間信仰面,瓊林除了有保護廟和忠義廟外,還有一座士爺宮供奉無祀孤魂。明朝時金門曾遭受倭寇掠,鄉民死難不計其數,萬士爺宮就是為了慰先靈以創建的,廟前匾額寫道:「一本親屬非異姓同宗,萬善同歸不外叔姪兄弟」,意味着人社會寬廣的包容度,體現在宗廟與民間寺廟存的瓊林意象。在金門的最後一天,我們走進滿僑鄉氣息的水頭聚落。村內的金水國小以及座座洋樓古厝,代表着移民南洋的華人致富後回饋鄉里。僑鄉與僑居地之間的連結,靠着人商品的往來,與僑批局網絡不斷的連繫着。這回應了研習營的主旨:臺灣史的研究應該從更寬 廣的地理空間來看待。 

三、廣東潮州之踏查

  在金門最後一天的晚上,陳春聲老師為我對未來幾天在潮州的行程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更提出幾個在潮州地區研究中,他認為比較重的議題,包括「山海之間」、「城鄉之別」「民盜之分」以及「福客之分」等。在潮州,了黃挺老師的「碑銘資料的收集與解讀」與鄭滿老師的「民間契約文書研究」兩場講座之外幾乎都是全天性的考察。7月30日早上,我們從門出發到廈門,在號稱全中國最美麗的廈門大用過午餐之後,就前往東山島。之後幾天的行依次為龍湖寨,潮州城,柘林寨城,大埕所城饒平縣(道韞樓、飛龍廟),大埔縣湖寮鎮,埔縣百堠鎮,三河壩鎮,高陂鎮,留隍鎮及南島等地。基本上是先從潮州沿海地區到大埔區,之後再順着韓江流域而下,到達位處外海的 南澳島。

  在潮州地區進行考察的地點大致上可分為一、據有軍事系統的東山島、柘林寨城、大埕城與南澳;二、有商業性質的市鎮,如三河鎮、高陂鎮與留隍鎮;三、其他類別,包括結商業與軍事系統的龍湖寨、官方建置的潮州城張璉動亂時所創立的飛龍國(飛龍廟)、具有家風情的道韞樓以及結合士紳化、商業化和僑意象的百侯鎮等聚落。第一類地區,如東山島明代衛所系統中的銅山所;拓林寨因地處閩粵界,成為走私貿易的重要據點,明代設有官兵此防守,清代則有水師駐守;大埕所城建於朝,是為了防禦海寇而設立的。在這些地方我們 大致上都可以看到具有軍事性質的關帝廟。

  拓林寨則是最讓我感興趣的一個聚落。拓元帥廟建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廟外牆的額提名碑上記有捐款者:發裕號、義利號、裕號等商號,高蛟它(舵)、□須它(舵)、頭(舟利)等漁船組織,另有湯門陳氏、李氏、氏、林氏、許氏等婦女捐助修建元帥廟。捐款名錄上出現女性,可推測當地男性多出海經商故女性也可參與地方公共事務。不僅如此,我還發現村落中有天主教堂,由村寨往拓林灣,沿途也有不少天主教教徒的墓地。體現了明中葉歐人東來,以及天主教的傳入與中西文化交流據本組研修導師鄭莉說,這地方的貿易主要是漁夫與挑夫兩集團合作。拓林寨位於閩粵交界處,地點隱密,走私盛行。從拓林的山區一眼去就是一片海洋,海商在拓林灣靠岸卸貨,再挑夫立即將商品運輸到他地販賣。也難怪明政府立了一塊「盜賊緝獲」的石碑以示警惕了。

   韓江是潮州地區最大的河川,全長約4 7 0 公里,由發源於贛南的梅江、閩西的汀江與粵東梅潭河在三河壩境內交匯而成,向南流經潮州並於汕頭市注入南海。三河壩為韓江上游的交要衝,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築三河司城政府駐兵防守。該地區亦為轉運貨物的重要點,目前仍存有當時商業街的舊貌。清光緒年以觀音會作為鋪保,採神明會的方式自我管理

《廣春樓隨筆》中提到: 

   從百堠到湖寮,倒是一條康莊大道路是沿著河岸蜿蜒著。這段路程當人說是「兩鋪路」…(饒平人的路 程 以 「鋪」 為單位 , 大埔人則稱為「趟」)。

   發源於閩西平和流經百堠的梅潭河,成為粵商品交換的交通要道。也難怪百堠雖位處區,但仍有不少人口因經商移民到四川或海外地,使其成為廣東省重要的僑鄉。順流而下,到留隍鎮,韓江在此形成一個弧形,成為適合隻停靠的重要碼頭,令當地成為商品流通的商市鎮。最後回到幾天前才走訪過的龍湖寨此,我們已經進入了韓江下游,寨門外豎立了一 塊《塘湖劉公禦倭保障碑記》:

海陽隆津之市鎮曰塘湖 , 北負郡城,東枕大河,西接原野,南環滄海田疇百里,煙廬萬井,實衍沃奧區。平以來百九十載,民弗知兵,惟弦誦貿易以趨事樂生。靡有崇墉巨障、堅甲刃為防禦之具。蓋頤世柔良,其積習久矣。歲在嘉靖丁已之秋,盜起鄰境聚黨侵陷揭陽。凡密邇本鎮村落,被荼毒。

  據史載,明永樂三年(1 4 0 5 )塘湖開始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屢犯潮州沿 海,適逢龍湖籍、時任福建按察使的劉子興(見湖,後任布政使)在家服喪,他發出「建保甲、置柵設堠」的號召,更領導鄉民抵禦倭寇。韓江岸上建有小型運輸碼頭,另有龍湖、鸛兩個農貿市集。據考證龍湖集市早在明代已經形 成。回憶《廣春樓隨筆》中的一小段話: 

  家鄉(大埔)山多田少,一般鄉多依山林、田園為生。山多森林,游松樹和杉木為著。所產杉木,多利用水漲後,順漳溪,出高陂,入韓江,放潮、汕一帶銷售。木材採伐,每年鄉民帶來一筆財富。山亦多竹,由其竹成林,部分亦砍伐出售,增加鄉民分收入。山區除多林、竹資源之外,下蘊藏陶土至富。此土品質頗佳,可陶瓷產品,真是令人鼓舞。因為家鄉直 接間接依陶業維生者,不在少數。

  此段資料也回應了陳春聲老師所謂的「山海之間」的看法。

  南澳島是我們考察的最後一站,南澳一共成雲澳、深澳、青澳與隆澳四個區域。雲澳漁邊界原本有塊立於清嘉慶二年(1797)的《港碑記》,該碑現移至深澳總兵府內的碑廊中。文內容大致為規定雲澳漁港對往來船隻的稅收額,嚴禁各種額外索取,確保漁船、商船的合權益。17 另外還有《皇明兩院詳允南澳海桁禁碑》與《奉廣東督撫兩院會禁雲澳網桁碑記》塊碑銘,可見雲澳有相當強烈的漁村特質。立村中的天后宮與水仙宮裡的捐款芳名錄上,除地方人士的姓名之外,還載有不少船隻的商號稱,甚至載有不同型態的船隻的分別。深澳天宮曾於道光十四年(1834)重建,其《天后宮建碑記》中所載則多是如南澳總鎮府調浙江定總鎮府莊芳機、閩粵南澳總鎮府沈鎮邦、屬閩澳軍民府崔炘等官員。可見,同屬於南澳島上雲澳與深澳的社會發展分別朝向民間與官方兩不同系統。從金門一路走來,半個月的行程中我們看見了多元性的中國地方社會。反思1970代的「濁大計劃」與「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劃」,因為學科間無法對話或仍採用官方文獻忽略地方脈絡與地方社會的多樣性,使得計劃法順利完成。在這研習活動過後,讓我重新思:「國家是什麼?」、「國家對於地方社會的影響?」以及「國家對於不同人群的意義?」

四、收穫與期許

  我們呼應着華南學派「走向歷史現場」以「進村找廟、進廟找碑」的口號。是次考察,們在歷史現場看見相當多的碑刻,張侃老師和金頂老師將麵粉抹在碑刻上,使原本看不見或描紅的文字重新顯現出來。此時我們必須當場整地抄錄、拍照,以及做拓本,回家後可重新對別人做過的拓本,或已編輯出版成書的碑內容,這樣做往往會有很大的收穫。以百堠鄉例,經比對後,我們發現前人所抄錄的有關鄉的數塊碑銘的內容,有過百個錯字,如果沒有樣重新校對一次,就會導致我們的研究結果出現錯漏。

  中國地方史的研究是對政治制度史的一種思。長期以來我們都忽略了地方社會的運作只在乎國家與官員的歷史活動。對於歷史學來說,該如何研究鮮有或根本沒有史料記載的群?答案是透過民間文獻中的族譜、口傳、碑及契約文書等找尋他們的身影。但在使用這民間文獻時,我們要注意作者的生平、時代景以及其書寫的意圖。另外,我們也得注意方社會對於國家政治的肆應,如湖寮的吳六1 6 0 7 - 1 6 6 5 ),為明代官員,當面對清軍來時,他選擇了以保護鄉里為首要而向清朝投降中國地方廣大,政府的統治無法一一落實在每地方,地方的勢家和士紳往往操控地方秩序。以我們唯有透過結合民間文獻與官方史料,才真正暸解中國社會的運作。還記得宋怡明老師到,進入歷史現場是要感受「歷史的時間性與域的空間性」,抓穩歷史的史料基礎,不要「歷史人類學」作為一種理論,它只是我們用做學問的一種方法。謝湜老師也提到,他在編《歷史人類學學刊》時,已經很少收錄有關「史人類學」理論課題的文章。希望我們不要陷入 理論的窠臼。最後,為是次研習營提出少許建議。希望辦單位可以在往後的活動中,採取定點式的深考察,並增加小組討論的時間,使有志研究中地方社會史的學員們,在研習營完結後可以發展 出學術論文。

news-069.03.pdf

(原載《華南研究通訊》第六十九期)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