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196期
  发布时间: 2017-07-20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67

民俗曲藝》第196期(2017.6)目錄

無形文化遺產與傳統表演藝術專輯

無形文化遺產與傳統表演藝術:導言 / 王櫻芬

法制化體系的保障或切割?以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為例談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展現 / 林芳誠

政府支持與國家認證的民俗節慶新傳統:「金門迎城隍」的重要民俗之路 / 唐蕙韻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下廣西壯族「末倫」(moedlaenz)舞臺化展演的探討與反思 / 高雅寧

〔研究論文〕

陶瓷史上的金屬襯片修補術:從一件以鐵片修補的排灣族古陶壺談起 / 謝明良

〔研究紀要〕

1920–30年代臺灣民宅彩繪中的當代圖像 / 蔡雅蕙、徐明福

【摘要】

林芳誠。〈法制化體系的保障或切割?以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為例談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的展現〉。《民俗曲藝》196 (2017.6): 15-83

本文試圖從臺灣現行《文資法》與UNESCO《護衛無形文化遺產公約》無形文化資產項目中,對於「傳統藝術」的認定基準切入:以都蘭阿美族的歌舞為例,探討其實踐與展演,在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族社群(community)自我認知之間的差異。

都蘭阿美人自1995年因文化斷層而推展復振運動迄今,歌舞不僅作為青少年接觸母體文化的初步媒介;同時在年齡組織日益發揮其功能,無論是對內部公共事務(如kiloma’an祭典)或面對與政府力量抗衡(如爭取傳統領域主權),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均緊扣其社群思維,呈現不同於文化遺產法制體系的認知。歌舞不但是都蘭阿美人對外發聲的橋樑,也是自身文化內涵與主體性的展現。

筆者自2005年起,觀察都蘭阿美人進行內部與外在社會公共事務時,歌舞實踐在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創造力;並進一步與臺灣《文資法》及UNESCO《護衛無形文化遺產公約》對於文化遺產的分類邏輯與認定基準進行比較,指出現行法制體系所獲得指定、登錄之項目與原住民族實際生活文化實踐的落差;並提出應以全貌式觀點,多元地看待應受保障的無形文化遺產。

~~~~~~~~~~~~~~~~~~~~~~~~~~~~~~~~~~~~~~~~~~~~~~~~~~~~~~~~~~~~~~~~~~~~~~~~~~~~~~~

唐蕙韻。〈政府支持與國家認證的民俗節慶新傳統:「金門迎城隍」的重要民俗之路〉。《民俗曲藝》196 (2017.6): 85-145

本文考察金門浯島城隍廟會傳統組織和巡境路線承載的歷史底蘊,論證其中以「境」的原則和信仰,嵌合地方社群和歷史發展軌跡的民俗意義及史料價值。再回顧西元2000年前後浯島城隍廟會的活動模式與政府資源的關係,分析以觀光思維和擁抱「金門」為行政建樹指標的「金門迎城隍」,如何改變傳統迎城隍民俗反映的歷史結構,以及對在地信仰與民俗符號意義的潛在挑戰。結論透過「金門迎城隍」的重要民俗認證過程,反思國家文化資產政策目標對民俗之為無形文化、國家文化財所強調的保護宗旨,落實於施政面的認證機制及其官方文告的內容,對地方政府形成追求績效的刺激或指導效應,表現於「金門迎城隍」民俗的具體結果。

~~~~~~~~~~~~~~~~~~~~~~~~~~~~~~~~~~~~~~~~~~~~~~~~~~~~~~~~~~~~~~~~~~~~~~~~~~~~~~~

高雅寧。〈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下廣西壯族「末倫」(moedlaenz)舞臺化展演的探討與反思〉。《民俗曲藝》196 (2017.6): 147-217

本文探討廣西西南部壯族曲藝「末倫」(moedlaenz),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下「舞臺化」展演的方式與背後的成因,並反思保護與傳承末倫的可能性。末倫是從壯族口頭傳承儀式專家末婆╱末公的儀式音樂發展出來的曲調。清末民初地方文人改編漢族故事創作出末倫曲目,由民間藝人走村串寨地演唱;1949年開始,末倫被視為曲藝搬上舞臺演出,文工團演員用它來宣傳與讚揚黨的政策;1980年代,中國民間藝術文化研究界,大規模調查與記錄末倫曲目;2010年「壯族末倫」正式成為第三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靖西安德鎮文化站站長,2011年完成名為〈報母恩〉的曲目,並訓練當地婦女演唱;當地從右江歌舞團退休的專家,參考末婆╱末公的儀式裝扮與用具,設計出該曲目的表演服裝與道具。這群婦女從2012年開始以末婆的扮相,在城市與鄉鎮各種活動中表演〈報母恩〉,也在安德鎮2013年的「藝術節」與2014年「壯齋節」中,出現模仿末婆╱末公扮相的末倫曲目表演。末倫的舞臺化是典型「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ation)與「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的過程,末倫的舞臺化展演雖運用到儀式專家的裝扮、法器,甚至布景,但究竟末婆╱末公的口傳宗教知識與他們即興創作的能力,能否被主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執行者所珍視,並借重儀式專家末婆╱末公來豐富末倫曲目的創作與表演仍未可知。筆者認為,末倫的保護與傳承,唯有透過地方藝人、相關政策執行者與研究者積極與密切地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攜手合作,始有可能達成目標。

~~~~~~~~~~~~~~~~~~~~~~~~~~~~~~~~~~~~~~~~~~~~~~~~~~~~~~~~~~~~~~~~~~~~~~~~~~~~~~~

謝明良。〈陶瓷史上的金屬襯片修補術:從一件以鐵片修補的排灣族古陶壺談起〉。《民俗曲藝》196 (2017.6): 219-35

本文旨在觀察現藏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的一件排灣族古陶壺,壺身所見施以金屬襯片的修補技藝,並提示歐洲以及亞洲中國、韓半島、日本或西亞土耳其史上亦見類似的修護例,其修繕對象除了陶瓷之外,還包括玉石或玻璃器,可說是跨越了時代、區域和質材的修繕方案。不過,考慮到該排灣族陶壺的流傳經緯,推測其或有可能和日本的陶瓷補修工藝有關。

~~~~~~~~~~~~~~~~~~~~~~~~~~~~~~~~~~~~~~~~~~~~~~~~~~~~~~~~~~~~~~~~~~~~~~~~~~~~~~~

蔡雅蕙、徐明福。〈1920-30年代臺灣民宅彩繪中的當代圖像〉。《民俗曲藝》196 (2017.6): 237-98

1895年日人據臺後,帶來的社會文化衝擊是全面性的,對於彩繪匠師來說也不例外。從時代的角度來看,建築彩繪一向以傳統中國書畫為依歸,但在社會變遷的同時,新的視覺文化也應運而生。傳統與現代兩種截然不同風格的作品自然地存在於一棟民宅空間中,可說是創造了日據時期建築彩繪一種極為新穎的彩繪表現方式。不但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及流行思潮,同時也透露出人們的審美品味,可說是特定社會與歷史環境下所形成的產物。

本文主要以日據時期1920-30年代之民宅彩繪為主要研究對象,田野調查及文獻比對為研究方法,並透過彩繪匠師之背景及當時主流美術發展的因素,分析此時期民宅中當代彩繪圖像之主題與內容。研究細項包括:(1)調查日據時期民宅彩繪中,當代圖像之題材內容與社會背景之關聯性。(2)調查當代圖像的繪者及經歷。(3)綜合分析當代圖像的出現與匠師之關係。

透過上述三個面向的研究後,本文認為,建築彩繪在出現了當代流行性的圖像後,顯現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及主流美術界的畫風的確影響傳統建築彩繪甚多,但個別匠師所受的影響又與個人之學藝歷程有關。而本研究不但可見傳統建築彩繪在日據時期的新風貌,其成果也將有助於了解社會環境對傳統彩繪工藝的影響及其藝術性價值。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