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最新资讯
「再現危難中的社會生活:太平洋戰爭時期東亞華僑華人生活方式的史料與研究」國際學術會議
  发布时间: 2017-06-13   信息员:   浏览次数: 468

日期:201761214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2220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贊助: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

2017612

9:00 am - 10:00 am開幕與主題演講

Hamashita Takeshi (Sun Yat-sen University)Control and Evasion on Overseas Chinese Remittance: 1932-1949

日本

10:30 am - 12:45 pm        主持人:馬木池(香港中文大學)

曾士才(法政大學):中日十五年戰爭中的留日華僑——以神户華僑的經歷為例子

中日十五年戰爭從1931年日本的關東軍製造的“柳條湖事件”開始,以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為契機,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結束。在這十五年當中,不僅是日本國民,留日華僑也過著相當艱苦的日子。因為糧食不夠,日用品缺乏,處於生活窘困,生意艱難的狀態。隨著戰局不利,勞力不足,華僑年青人也要在軍需工廠工作。到了19441945年美軍對日本的不少工業城市進行了大規模轟炸,燒毀了大量的民房,燒死了數不清的市民。華僑也不例外。但是,祖國和居住國在打戰,這可以說是留日華僑的特殊情況。因此,日本對華僑實行嚴厲管制和壓迫政策。中日戰爭爆發後,大批留日華僑回國。1930年留日中國人有 3836人,1937年末減少到15526人。但是,另一方面,從日本的殖民地臺灣、偽滿洲國以及北京、南京的傀儡政權支配地區來了不少中國人(他們以勞工、留學生為主)。 本報告,將介紹當時的華僑學校和傳統習俗的處境,同時介紹從事教育、宗教方面的華僑的個別經歷,以深入瞭解在中日戰爭之下以及化為焦土的戰後,度過艱苦日子的神戶華僑的實際情況。

王維(長崎大學):太平洋戰爭時期九州(長崎)華僑的生活史料初探

九州(長崎)是日本華僑的發祥地,出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華僑社會在歷史和生活等方面與日本其他各地的華僑社會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徵。迄今為止,有關長崎華僑社會歷史文化等的研究很多,而關於太平洋戰爭時期九州華僑的生活史的研究卻為數很少,幾乎沒有專題性研究。涉及到這一時期華僑生活記錄的研究主要有關於九州特別是長崎戰時的商業組織的研究、九州唯一的華僑學校“時中小學校”的歷史的研究、近代華僑經濟和商業網絡的研究以及旅日閩僑的研究等,或者只是在其他有關的華僑研究(歷史、社會、文化、經濟等)中一帶而過。有關這一方面的研究資料也十分有限。本報告將在以往研究資料的基礎上,根據九州華僑的口述記錄,嘗試對戰時九州(長崎)的社會生活進行梳理,從而探討挖掘相關史料的可能性。

張玉玲(山口縣立大學):作為“敵國人”在“敵國”生存:關於中日戰爭期間在日福清籍華人的民族志研究

受日本政府有關移民政策的影響,日本的福清籍華人在進入20世紀後開始增加,2030年代移居人數達到頂峰。初期的福清籍華人在日本多從事行腳商人,在日本交通不便的農村以及山區販賣和服布料等。比較廣東、閩南等其他出身地區的華人,福清籍華人分佈範圍廣泛,移動性強,並且通過通婚等方式與日本社會的交涉比較特殊。因此,本研究通過一些個案研究,特別是對一些老華人的口述資料的分析來窺視中日戰爭期間在日華人社會生活的側面。

2:00 pm - 3:30 pm     主持人:郭根濰(南洋理工大學)

陳天璽(早稻田大學):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横浜華僑華人

中日太平洋戦爭對住在橫濱中華街華僑華人的打擊不小,中華街化為一片焦土。不少人犧牲生命,同時也有許多人從中谋求生存,之後為橫濱中華街的復興作出貢獻。這篇論文內容主要介紹橫濱華僑華人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的經歷,特別關注與關帝廟、中華義莊和橫濱中華街以及當時當地華僑華人的生活。主要依據口述歷史資料以及當時的照片來探討太平洋戰爭時期之橫濱華僑華人的上活和身份認同。

Ito IzumiYokohama Archives of History):The difficult life of wartime Chinese living in Yokohama based on the Li familys documents

The situation of wartime Chinese living in Yokohama was very complicated. In July of 1937,the war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had begun. After a long negotiatio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 Yokohama decided to support the Wang Jingwei puppet government. Therefor they were treated as citizens of an alliance nation.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in December 1941, citizens of enemy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ns, English and French, were expelled and asked to go back to their home countries or they would be sent to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restrictions,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as able to stay and carry on their daily lives similar to the way it was before the war.

In my talk, I would like to focus on the Li family, who have been living in Japan for approximately 140 years. Through their rare documents such as travel permission, labor permission, a certification of suffering for air raid survivors and clothing stamps for rations. I would like to describe how they spent their daily lives during the wartime period.

中國

3:45 pm - 6:00 pm     主持人:鄭莉(廈門大學)

侯杰、孫巍溥(南開大學):日本侵華戰爭陰霾下的天津人生活——以日本時事画刊、“文史資料”和中外人士回憶錄為中心

日本在侵華戰爭時期發行了很多重要的時事畫刊,其中保存了大量反映日本立場的有關天津淪陷時期民眾生活的原始素材,且因出版社和預設讀者的不同而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作為具有“親歷、親見、親聞”三親特點的中方文本,“文史資料”是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華人生活的口述、筆述材料,從中可以得知很多中國方面當事人的大量一手信息。此外,當時在津生活、工作的中外人士也對日本侵略以及天津人的生活進行了記錄,他們留下的回憶錄等著述從協力廠商視角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資訊。通過來自日本、中國和西方三個角度不同史料文本的搜集、整理及其對比,更能窺知這一時期天津華人生活、工作的多個層面。

潘淑華(香港中文大學):軍事資源與宗教祭祀:中日戰爭中的牛羊統制與天津回民

如何爭奪食物資源,是戰爭勝敗的重要關鍵。肉食雖不是主糧,但為軍隊提供富於營養的肉食,尤其是牛肉,被認為可改善軍人的體質,因而日本自明治時期開始,牛肉是重要的軍需品。在抗日戰爭前,中國已是日本牛肉的主要來源地,天津是其中一個重要出口地。天津的牛羊肉業皆由回民經營。天津於1937730日淪陷,日本扶植的天津特別市政府於19371217日成立。對日本來說,牛羊是肉食及軍事物資,也是稅收來源,因而必須嚴格管制。而對回民來說,牛羊既是營生的資源,也是在重要節日獻給真神的祭祀品。本文利用天津市檔案館資料,及戰時於北京出版的《回教周報》及《震宗月刊》,探討中日戰爭時期日本軍政府對牛羊肉食資源的統制,如何影響天津回民的經濟及宗教生活,日本政府與回民對牛羊的不同定義所產生的衝突,又是否能夠化解。

陳瑤(廈門大學):日據時期廈門社區性節慶活動資料簡介

本文以日本佔領時期日偽廈門特別市所轄的廈門島、鼓浪嶼、金門島和浯嶼為中心,對日據時期當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進行考察,主要搜集與祖先祭祀、清潔社區和慶賀神誕等社區性活動相關的資料,研究分析在日本佔領廈門的長達7年多的歲月中,生活在廈門島及其附近島嶼的普通老百姓如何應對日本的軍政統治與文化政策,如何堅守自己的種族認同和文化傳統。  

2017613

泛珠三角洲(一)

9:00 am - 10:30 am 主持人:潘淑華(香港中文大學)

馬木池(香港中文大學):如何在日據下的香港經營工商業?——香港檔案處所藏日據時期商業檔案介紹

  

黎佳恩(香港中文大學):「一條生路」——亂世中的位元堂及其他中藥老字號 (1938-1945)           

醫療與生活一向都是息息相關,相信在戰爭危機之中亦當如此。自粵漢鐵路條築以來,廣州在中國南部的中藥業地位日益俱增,加上鄰近傳統中藥重鎮南海佛山,使得傳統老字號如:陳李濟、位元堂等紛紛在廣州置總鋪,部分更於香港設立分店,以擴展銷路,遠銷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地。但這樣一個龐大且跨國的市場,究竟在太平洋戰爭中變得怎樣?又或者,這些老字號如何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似乎都鮮有論述。這方面的研究不但是戰時社會經濟的重要部分,更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嘗試從史料搜集及應用兩方面初探戰時泛珠角區域的中藥業變化。

泛珠三角洲 ()

11:45pm - 12:15 pm         主持人:陳瑤(廈門大學)

毛迪(香港中文大學)戰爭、瘟疫與死亡:日據時期澳葡政府與民眾的應對

19409月,日本與葡萄牙簽訂《日葡澳門協定》,宣佈澳門中立。澳門因而得以倖免于日軍的佔領。儘管如此,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難民大量湧入澳門。因戰時物資緊缺、災害和疾病頻發,澳門難民死亡人數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日軍封鎖關閘后,原先在家鄉處理亡者的澳門部分華人的喪葬活動受阻。二者都對澳門喪葬活動帶來一定衝擊。本文試圖利用抗戰時期澳門報刊資料以及政府檔案,重塑當時政府、華人社團、行業組織以及民眾對有關死亡議題的應對。

Venus Viana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The Neglected Mass: Everyday life of Macao Residents in Wartime Macau, 1938-1945

Following Guangzhou in October 1938 and Shekki in March 1940, on Christmas Day 1941 Hong Kong fell to the Japanese. Macao managed to maintain precarious neutral status. Even such small and fragile protection as this attracted a huge influx of Cantonese and Hong Kong refugees that tripling the population between 1936 and 1941.

Historians had already provided ample stories of tragic narratives in Macao during the war: that Macao was isolated and suffered from food shortage, and death rate multiplied. By analysing local newspaper and government reports, this paper revisits wartime Macao and adds new complexity to its often-melancholic narratives. Instead of studying wartime Macao as one entity in a single period (1937-1945), it focuses on stories of vibrant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of local residents by dichotomizing Macao society and emphasizing on the variations across time.

1:30 pm - 5:00 pm   參觀香港政府檔案處

2017614

東南亞 ()

9:00 am - 10:30pm    主持人:王維(長崎大學)

蔡志祥(香港中文大學):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的海外殖民地宗教政策與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宗教節日

與臺灣、朝鮮、滿洲不同的是,當1942年初日本占領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后,面對的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宗教信仰的嶄新經驗。從統治者的角度,在軍事和經濟管制之外,平衡文化宗教的多元性,同時在多元的角度下,跨越儒家文化,建立一個共通的大東亞文化宗教社會,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目標和路向。另一方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東南亞華僑華人如何一方面對應新的殖民者的宗教文化共同體的政策,同時戮力維持自身的宗教文化實踐,思念死者、聯係生者。本文將以兩份南方調查部的調查報告為主軸,討論在19421945年日本政府短暫管治新馬期間的宗教節日政策、以及華僑華人的對應。

陳玉珊(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抗議與合作之間:二戰泰日聯盟時期華人領袖的生活

本文試圖考察二戰泰日聯盟時期華人領袖的生活。本文所指的華人領袖包括中華總商會主席和地方華人精英等等。中華總商會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被譽為中泰商人的中央組織,所以當選為總商會的主席在中泰兩國政府或有關當局之間將能發揮關鍵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國成為日本的盟友,總商會主席的角色在華人抗日情緒以及泰日聯盟的秩序下承受很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國共兩黨在中國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劇了這個緊張的局面。另一方面,泰國的農村對中國國內的矛盾以及對曼谷華人社群的分裂保持相當距離,這使得地方華人精英幾乎沒有被標籤為叛徒,儘管他們可能也充分配合了日本當局。本文將採用檔案資料、學術文獻、官方檔案以及當時的新聞報導等實證材料,來展示華人領袖曾在泰國的困境。在泰國政府、日軍、親國民黨以及親中共勢力等眾多壓力下,他們的處境和立場非常複雜。因此,現在要斷定他們是叛國者或愛國者,恐怕還言之過早。

東南亞 ()

10:45 pm - 1:00 pm   主持人:陳天璽(早稻田大學)

Ang Yik Han(Researcher)A preliminary study of cemetery burial records, Chinese association records and interviews with people who lived through WWII, for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Cemetery burial records provide a interesting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during the Occupation. Foremost amongst these are the records of the Bukit Brown Municipal Cemetery, which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local Chinese community at large regardless of dialect group affiliations. The large numbers of burials during the Occupation across all dialect groups in Bukit Brown make the burial registers a representative resource for study.

The conventional narrative is that most Chinese communal organisations in Singapore were relatively inactiv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s many of them were active in the Nanyang China Relief Fund efforts prior to the invasion of Malaya and Singapore, and were not looked upon kindly by the Japanese. Records of such organisations such as minutes of committee meetings will serve to substantiate such thinking is correct, and provide a window into the activities of associa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Oral histories, such as those collected by the Oral History Centre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are invaluable for the personal insight into life during the Occupation. From a cursory examination of the records in the Archives, not much attention was paid to documenting folk trad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people who lived through the war, a new effort can be made to document the role of traditions in the community.

李志賢(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日據時期口述歷史及報紙中的大眾娛樂——以三大遊藝場為例

1945年日軍投降時,有系統地銷毀其在新加坡的檔案紀錄,口述歷史計畫及僅存的報紙雜誌成為研究日據時期的重要史料。1981年,當時的新加坡口述歷史中心開始進行「日據時期的新加坡」計畫。從19816月至198512月歷時四年半,該計畫共訪問了175人,錄音時間長達655小時。1991口述歷史中心併入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兩者共有逾360人,時間長達1100小時的口述訪問。有別於許多英國及澳洲軍人及政治人物西方人為主的回憶錄,該計畫收集了經歷日據時期、來自不同社會階層、族群及語言背景人士的個人訪談,有助於我們從個人的視角及不同角度以理解當時的日常。日據時期的新加坡被改名為昭南島,並在此設立「同盟通信社」分社,獲日本軍方授權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半島管理新聞與廣播。在新加坡每日發行的《昭南日報》和《昭南新聞》,除了日本的政治及軍事宣傳之外,還刊載了許多日常生活的資訊。當時的南洋華僑協會是當時日本政府與華人社會的中介,中文的《昭南日報》便經常刊登該會的新聞,讀者也可以從兩報獲取官方公告、每日物價、訃告、喜事及各類廣告,可以管窺當時的日常生活,包括大眾娛樂。本文擬介紹新加坡國家檔案館「日據時期的新加坡」(Japanese Occupation of Singaopre)及當時的報紙——中文的《昭南日報》及英文的《昭南新聞》(Syonan Sinbun)作為研究新加坡日據時期史料,並探討這些史料理解當時大眾娛樂的可能性。

Koh Keng We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Remembe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nterpreting Sources, Memory and History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has long served as a important unifying event in the national narrative in Singapore. It was a period associated with collective trauma and suffering, although different ethnic communities wer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national education, theepisode reiterated the need for self-reliance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has been shaped by the imperatives of nation-building.

Memories of the war varied among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 raw emotion is especially poignant among the ethnic Chinese. Nevertheless, a growing body of primary sources on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s beginning to lead historians, museum curators, and heritage specialists to explore new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 to the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Oral History collection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with a series focusing on memories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ogether with the digitization of newspapers and other materials from the Japanese period, and the collection of paraphernalia and materials pertaining to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have inspired new approaches to this period in Singapore’s history beyond the political and the nation, and examining the everyday life issues and challenges, state-society relations,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and the travails of a war economy. Yet, as the recent re-naming of the Ford Factory Museum, the older emotive issues. This presentation discusses some of these materials, and how they allow us to re-construct the everyday life, especially in terms of religion, in a new regime and the broader environment of the Pacific War.

東南亞 ()

2:00 pm - 3:30 pm     主持人:侯杰(南開大學)

鄭莉(廈門大學):持戒與救世——新加坡九鯉洞的儀式傳統

新加坡興化九鯉洞,以十年一度的逢甲普度和目連戲表演享譽東南亞,受到了學術界廣泛關注。九鯉洞源自興化江口石庭村的仙聖樓,在原籍屬於當地壇班組織的廟宇,即以降神扶乩为主要儀式活动,定期舉行持戒閉關儀式。20 世紀初,九鯉洞香火傳至新加坡,最初只是在苦力間設立神壇。二戰期間,為了應對戰亂環境,九鯉洞門人持續舉辦大規模的持戒與普度儀式,逐漸形成了持戒與救世並重的儀式傳統。二戰以後,新加坡九鯉洞多次擴建廟宇,組織劇團和儀式團體,舉辦十年一度的逢甲普度儀式,發展成為東南亞興化人的中心廟宇。本文通過考察新加坡九鯉洞的發展歷程,探討中國民間教派在海外移民及戰亂環境中的傳承與創新。

莫家浩(香港中文大學):邊塵不驚:邊佳蘭華人的日據記憶與檔案文獻

戰爭使生靈塗炭,對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而言,19421945年,歷時三年十個月的日據經驗,無疑充滿苦難和悼念。但是,對日據期間共體時艱、一致抗日的主流歷史敘事,並無助於我們體認地域社會的多元本質。地處馬來半島南陲的邊佳蘭,自19世紀起便有華人移居謀生置業。20世紀以降,日本人在當地投資大片橡膠園,又因邊佳蘭乃扼守新加坡東邊門戶的要地,英軍亦在30年代於此設立岸防砲台。邊佳蘭華人在這樣的氛圍下迎來太平洋戰爭,然而透過地方逸聞、口述檔案、民間回憶錄及戰後政府報告等史料,呈現於我們眼前的,卻是相對平靜安寧的世外桃源景象。本文立意梳理上述史料文獻,除了分析邊佳蘭此一特殊個案形成背後的動因,亦嘗試為日據時期新馬華人史料文獻發掘與解讀新方向的探索盡一份力。  

東南亞 ()

3:45 pm - 5:15 pm     主持人:曾士才(法政大學)

姚勇(四川大學):滇緬抗戰與邊境傣族的「民族主義」

文章討論滇緬抗戰及戰後一段時間內,中緬邊境傣族社會發生或操弄「民族主義」的現象,以傣族土司領導的「擺夷(傣族)青年會」和「禪族(傣族)革命黨」等組織為例。滇西邊境作為滇緬抗戰的淪陷區與戰爭前線,已有學者關注到該地方土司總體的表現為領導邊民對日軍有限度的合作與抵抗,對中央政府接受宣慰又尋求「自治」之實權。然而,此過程中,邊境的族群關係、族群意識與身份認同發生何種變化,或者經歷何種塑造,呈現了哪些新的現象?經過戰爭的洗禮,新的顯著變化是「民族自決」觀念與會黨組織的聯動,還曾試圖與泰國或緬甸的「同胞」聯合「合眾國」,並且分別得到日本與英國一定程度上的慫恿或支持。然而,「民族自決」觀念與會黨組織的運用或實踐,在理論、認知、組織乃至情感上均不成熟或矛盾重重,禪族革命黨的個案即得到體現。禪族革命黨的組織結構幾乎與土司的傳統權力脈絡無異,其使命定位為「復興民族」,通過該黨「組成一個有力的民族團體」獲得「民族的地位」。吊詭的是,其黨訓之框架照搬「中國國民黨黨員守則」之條目,條目闡釋則盡為儒家經典語句之倫理綱常。此極悖論的現象,體現了「民族」、「身份」、「權力」在特殊歷史過程中交織與構建的複雜性。

李軼(倫敦大學):日佔時期留緬華人社會初探

日佔時期有多少華人滯留緬甸?華人社會如何應對日本軍事佔領,以及由緬甸反殖民者建立的親日傀儡政府?在緬甸是否出現了如同期新加坡肅清那樣的大規模反華酷行?對比眾所週知的二戰中緬印戰場的極端戰略意義,以及造成巨大影響的戰爭初期滇緬公路上數以千萬計撤退回國的中國軍隊和海外華人難民,我們對那些自願或是被迫留在緬甸國內,度過三年日據期的華人平民的狀況,幾乎可以說一無所知。

本文試圖彌補這一不應有的歷史空白,根據現存於倫敦的印度事務部檔案

India Office Record)中英國政府及盟軍東南亞總部的情報部門資料,初步勾勒出在緬華人的戰時生活簡況。這批英文資料關注範圍廣泛,對華人社會的報導自然相當支離破碎,也極少為海外華人研究者所注意。然而,這些情報其實提供了一個頗為珍貴的視角,令我們一窺日佔下華社的日常組織和運作。而資料本身的選擇和安排,則反應了當時流亡印度的英緬政府對被佔領地各事務的顧慮程度和權衡過程。雖然仰光作為首都,是各社會活動的中心,也是資料的主要關注地;情報中也不乏來自外省,尤其是中緬邊境山區的報告,真實反應了這一地區持續不斷的叢林戰爭。

  

5:30 pm6:30 pm   閉幕討論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