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最新资讯
森正夫_地域社會論的核心、背景、理解和課題
  发布时间: 2018-08-08   信息员:   浏览次数: 735

地域社會論的核心、背景、理解和課題

日本名古屋大學  森正夫

【摘要】1981年,在名古屋大學舉辦的中國前近代史的學術研討會——「地域社會的觀點:地域社會與指導者」上,我為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再思考提出了一個新的學術概念——地域社會論。地域社會的觀點,後來被廣泛稱為地域社會論。地域社會論核心概念在於,相較於階級分析或階級闘争而言,更關注於中國歴史中最為重要的社會力量,即當地居民之間的統一與合作。近年,趙世瑜(北京大學)、施添福(台灣「中央研究院」)二位先生皆認為,地域社會論在中國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如今,我認為地域社會研究的最重要課題有二:一是怎樣將地域社會的概念與國家或意識形態結合起来;二是為了把過去與現在連結起来思考,又應如何使用這一概念。當我們面對生態環境變遷、人口減少、年輕世代歴史意識淡薄等等現實問題時,我們歷史研究者究竟應怎樣從歴史上所形成的地域社會之中予以借鑒和展望呢?

一、前言

1981 年我跟日本名古屋大學東洋史學研究室的同事們,一起舉辦了有關中國前近代史研究的學術研討會,主題為「地域社會的觀點——地域社會與指導者」。大約九年後,這個觀點被日本明清史學者岸本美緒稱作「地域社會論」。

二、地域社會概念的核心部分

地域社會用語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作為實體概念的地域社會,擁有一定具體的地理領域;一是作為方法概念的地域社會,是人們生活的基本的「場」,即廣義上再生産的場。這裏使用的地域社會是後者,即是作為方法概念的地域社會。

「雖然包藏階級的矛盾、差異,但是面對廣義再生産的共同現實課題的各個人,在共同社會秩序下,由共同指導者(或指導集團)的指導所統合的地域「場」(場所),我們稱為地域社會。」換言之,所謂地域社會,乃包含意識範疇在內,為固有的社會秩序所貫穿的地域「場」(場所)。在這個「場」之中,雖然包藏階級的矛盾、差異,但是面對廣義再生産的共同現實課題的各個人,在共同社會秩序下,由共同指導者(或指導集團)的指導所統合。

由此可見,地域社會觀點的特徵在於,具有對立、差異的各個人,在另一方面卻被統一、合作。於其統一、合作的契機中,需注意其同時包含意識範疇在內,也掌握地域社會的地域「場」。換言之,徹底思考地域「場」的對立事物統一的契機、結構,此外還包含意識範疇。1981 年我們主張的「地域社會」,如上所述,始終是觀點、是方法概念。

地域社會的觀點——賦予作為方法概念的地域社會特徵的關鍵詞,即是「場」、「秩序」、「指導者」、「知識道德的作用」。

三、1980 年代初期日本地域社會概念形成之背景

當時,筆者對 1945 年以來日本明清史研究,也對自己 196070 年代前半的研究持有如下的看法:第一、分別加以掌握階級間的矛盾和存在與其相反的社會統合,以及社會統合進行本身的探討,尚未展開;第二、階級矛盾和社會統合同時成立的「場」之存在和功能,沒有受到充分關注;第三、對於維持社會統合的社會秩序、秩序意識的關注尚較為薄弱。

進行上述批判的背景,是 1970 年中期結束經濟高度成長期,進入所謂穩定成長期而國民的經濟需求告一段落。緊接著中日兩國恢復邦交,日本的中國、亞洲研究者在緊張關係趨於和緩的 1980 年前後所產生的一股思潮,即不再將基於歷史唯物論發展階段論之經濟史作為優先關心的對象,轉而開始思考涉及人之意識範疇的社會秩序,或秩序意識所發生的作用。

至於我自己,通過抗租運動的研究,較為關注江南、福建的民衆動向,1972 年前所展開的研究也主要圍繞佃農的活動,但是 1973 年以後,開始注意福建抗租運動中土豪的指導性作用,同時也注意到南方的無頼和奴僕,以及城市民衆多樣且複雜的暴動。從 1970 年代後期到 1980 年代初期,逐步蒐羅並閱讀中國地方志的「風俗」項目,了解明末全國各地之秩序意識的顯著變化。另外,從這時候起,我還受到明清史研究前輩們的影響,除了地主階層以外,主要對鄉紳或是處士階層展開了研究。以「地域社會」一詞號召作為「為了全面掌握廣義再生産的『場』(地方)、人生存的基本『場』(地方)之方法概念使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

四、國學者對地域社會概念之理解

關於我的地域社會論,2006 年有兩位中國學者作了介紹。即北京大學趙世瑜教授在《叙説:作為方法論的區域社會史研究》的開頭述及:

大約二十年前,美國柯文(Paul Cohen)教授於其《在中國發現歴史》一書中,概括 20 世紀 70 年代以来,美國中國史研究以中國為中心取向的特徵,其中之一便是區域研究。(中略)

與此同時,日本中國史研究的地域社會研究(中略)展開。1981 年名古屋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研究室編了題為《地域社會的視點,地域社會及其領導層》的報告書,對六十年代以來的經濟史分析立場和階級分析視點進行反思。(下略)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施添福研究員的〈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臺灣北部内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講稿,「一、緒論」、「二、新社會史:人民生活的全部歴史」、「三、區域史:人民生活的空間性」、「四、地域社會:人民生活的整合性概念」有以下敘述:「直到一九八一年(中略),森正夫在日本中津川市舉行的中國史專題討論會上,首次從研究方法論的立場,闡明『地域社會』研究觀點和課題。據森正夫的看法,所謂地域社會,是人們為了掌握歴史上形成的社會而設定的用語之一。」接著在「六、清代臺灣北部内山的地域社會:一個整合性研究模式的實踐」中指出:「除了日文的『地域』和中文的『區域』在語意或概念上相通外,更重要的還是企圖將人與地、人與人所構成的諸種關係,在區域歴史地理研究上共治一爐,以掲示歴史上臺灣各區域社會的多様性。」

如上所見,兩位學者在 21 世紀初期開展自己的區域社會研究之際,對「地域社會」的概念作了介紹和評介。

五、地域社會概念所面臨的課題

從最初提出到三十餘年後的今天,中國史研究現在真正迫切解決的課題是否還停留在上述三個批判之上呢?換句話説,「地域社會觀點」此概念、方法以及包括上面批判本身在内的提出,今天仍然還有效嗎?

對各位讀者來說,筆者是日本人,因此中國史研究於我乃是外國史研究。這方面,我跟趙世瑜和施添福兩位先生不一様。但是我認為身為活動於現代世界的人類之一員,有責任對人類的歷史展開探討。從這一角度來説,以下我將補充提到的兩個問題,都是歴史社會和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

一、是廈門大學鄭振滿先生在《明清時代的鄉族與國家》指出「在中國區域社會史研究中(中略)中國歴代大一統的國家政權與意識形態,對地域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與此相比較,儘管在我的地域社會論之理論構成中,從邏輯架構上探討過「國家」的存在及其作用,但並不十分明確。

二、地域社會本身在各個歴史時期乃至現代都面臨著形形色色的課題。例如在中國南方山區地域社會,一般都存在著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相關聯的森林經營、人類生存環境的維護等異常深刻的課題。再如今天日本的社會,與 1980 年代不同,遭遇到人口嚴重減少,某些地域社會本身甚至面臨消滅的危機。同樣的問題,在世界各國的城市或農村均普遍可見,此外,還有諸如年青一代的歷史意識逐漸減退等現實性問題。

    (原載《人文研究期刊》第12期,201412月,第2732頁。注釋從略。)

森正夫《地域社會論的核心、背景、理解和課題》.pdf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