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蔡志祥_『比較視野下的香港社區清醮』演講紀要
  发布时间: 2014-06-13   信息员:   浏览次数: 967

 

  201469日下午三點,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蔡志祥教授在人文學院南光一320會議室作了“比較視野下的香港社區清醮”的演講。蔡教授從事香港社區的清醮儀式研究三十餘年,已單獨或合作出版《打醮》、《儀式與科儀》、《迷信話語》等不少研究成果,另外《酬神與超幽》、《鄉村禮儀與禮儀專家》等幾部作品正在籌備中。其關注焦點是要利用鄉村的資料,從鄉村的角度去看“醮”究竟是怎樣一種儀式,這次演講以“時間·變遷·視野”為主線,來探討香港社區清醮儀式的“變與不變”。

 首先,蔡教授從“什麼是節日”這一話題引出。他認為節日是一種週期性的活動,由於節日的重複性,它一方面不斷強化社區成員的聯繫、定義社區界線;另一方面,展示了社區的意識形態和宇宙觀。從常規的節日中,我們可以預測其進行的時間和空間以及組織和參與的個人與群體的特質,也可以考察社區群體的普同的意識形態和在特定時空中的世界觀。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比較週期性節日的變與不變,來理解社區人群的社會關係與價值觀等,這正是節日的重要性所在。

其次,蔡教授指出要理解香港社區的清醮,必須懂得香港的歷史。他用簡練的敍述方式,勾勒出香港自清初以來,經過遷界複界、鄉約械鬥、日戰時代、移民熱潮、復興傳統至當今的旅遊開發及非物質遺產申報的一些重要的宏觀歷史。

接著,便是對香港社區打醮的介紹。蔡教授列出了可作比較的諸多元素,包括社區、週期、時間、族群、規模、具體儀式等等。在這些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儀式中,去理解其延續與變遷。尤其是對儀式的內在邏輯所持的“循環觀”理論極為新穎,日常生活和儀式生活同處於一個循環圈內,通過儀式使受到污損或破壞的日常生活恢復原狀。

在蔡教授看來,作為儀式的“醮”及其所存在於的宗教的世界,其實由不同的角色參與者採取不同的視野來看待的。其角色包括鄉村本身、儀式執行人和觀察者。鄉村是進行許願酬還、驅邪逐疫等打醮活動的主體,其中會包含廟宇系統、祖先與英雄傳說、大士王與厲鬼等對象;儀式執行人可說是鄉村儀式的代理人或普世救贖的執行人,與之相對應的是道教系統、天地水陽、城隍與無祀鬼神等;觀察者則包括外界的個人乃至國家,他們的身份可以從學院到民眾,他們的活動從反迷信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的研究可以從歷史人類學到多學科、跨學科等等。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從儀式本身看其對於不同時期的角色參與者的意義,和不同時期不同角色參與者如何塑造和改變儀式,二者交織的過程及其所體現的“變與不變”,這些共同構成社會變遷的一部分。

另外,蔡教授還提出了不少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在移民和人口流動的宏觀環境下,在外的成員如何想像和實踐家鄉的節日?在社區邊界變動下,傳統節日的空間以及展現的形式如何在本地與外來之間角力和協商?在國家政府關懷的選民利益下,國家如何掠奪、民眾如何調整傳統節日?在新的環球語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語境下,香港的傳統中國節日會如何改變?在傳媒與網路的空間中,傳統如何被再詮釋?誰可以擁有解析傳統的聲音(儀式執行人?鄉民?政府?作家?部落民?),誰失去了聲音?

(撰文/民間歷史文獻中心/董麗瓊/本紀要未經演講者審定,請勿引用)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