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人员  團隊成員
鄭振滿
  发布时间: 2016-10-1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3053


    


郑振满

 

廈門大學歷史系 361005             性別:男

廈門, 福建,中                  出生年份:1955

籍貫: 福建仙游

郵箱:zhengzhenman@163.com                                                                

                                                                                                                                                        

教育經歷
1986-1989,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
1982-1984,廈門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
1977-1980,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學位
任職簡歷
2007-   ,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2004-2008,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1999-2004,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系主任
1995-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1991-1995,廈門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86-1991,廈門大學歷史系講師
1984-1986,廈門大學歷史系助教
學術交流

2013. 4—2013.7,台灣中研院史語所訪問學人

2013. 1—2013.4,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

2012. 4—2012.6,德國國家族群與宗教研究所訪問學人;
2010.9—2011.10,臺灣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客座研究員;
2010.4—2010.6,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
2009.3—2009.7,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2007.9—2008.9,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
2007.3—2007.5,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
2006.3—2006.6,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2005.9—2008.8,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2004.3—2004.6,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2001.7—2001.10,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2000.11—2001.1,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
1999.2—1999.5,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1998.2—1999.3,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
1997.2—1997.5,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1995.12—1996.8,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美中學術交流計畫);
1995.6—1995.7,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萊登大學訪問學者;
1995.5—1995.6,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
1993.9—1994.4,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1991.10—1992.5,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訪問學者;
1991.9—1991.10,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明培學人訪問計畫)。
研究專案
2012—   ,“中國地方史數據庫”(主持),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
2007—2010,“在邊疆的村落:華南的歷史、社會與文化”(協同主持),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項目。
2005—2010,“福建省名鎮名村考古計畫”(主持),福建省文化廳委託項目。
2004—2007,“明清時代的鄉族、鄉紳與官僚政治”(主持),中國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2005—2009,“民間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主持)”,中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專案。
2001—2004,“歷史上東南地區的文化網路與國家認同”(主持),中國教育部社科規劃博士點基金專案。
2000—2002,“清代閩台社會形態與地方行政比較研究”(主持),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
1999—2001,“明清福建地方行政與基層社會的演變”(主持),福建省社會科學基金專案。
1996—2000,“儀式、地方文化與中國近代史”(參加),加拿大魁北克省科學研究基金項目。
1995—1998,“神像、建築與社會結構”(參加),香港政府大學研究基金、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專案。
1994—1996,“華南在鄉商人研究”(參加),香港政府大學研究基金項目。
1994—1996,“華南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參加),臺灣中央研究院主題計畫。
1990—1992,“清代臺灣與大陸家族組織比較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1989—1994,“閩台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參加),美國魯斯基金項目。
1982—1990,“明清福建社會經濟史研究”(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論著目錄
一、著作:

2018年

《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漳州府分冊》(四冊九卷),與丁荷生合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年:

《碑銘研究》(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年:
Ritual Alliances of the Putian Plain. Volume One: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Return of the Godshttp;by Kenneth Dean, Zhenman Zheng, Brill Academic Pub,2010.1.
Ritual Alliances of the Putian Plain. Volume Two: A Survey of Village Temples and Ritual Activities ,by Kenneth Dean, Zhenman Zheng, Brill Academic Pub,2010.1.
2009年:
《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
2005年:
《鄉土中國:培田》,與張侃合作,北京三聯書店。
2003年:
《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冊》(三冊七卷),與丁荷生合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與陳春聲合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
Family Lineage and Social Change in Ming and Qing FuJian,Hawai’i University Press.
1995年:
《福建宗教碑銘彙編:興化府分冊》,與丁荷生合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年:
《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年:
《福建經濟發展簡史》(參著),廈門大學出版社。
二、 論文

2020年

《明清時期的山林經濟與山區社會:永泰契約文書研究》,《學術月刊》2020年第2期。

《民間歷史文獻與經史傳統》,《開放時代》,2020年01期。

Military Colonies and Localization in Yongchun, Fujian, The Chinese Empire in Local Society:Ming Military Institutions and Their Legacies, Routledge2020

2019年

《从實踐的觀點理解宗族》,刊於《讀書》,2019年第9期,第115—118頁。

The Rise of a Temple-Centric Society in Putian in the Song and Later Transformations of the Ritual Sphere(與丁荷生合作),《民俗曲藝》第205 期,第103-159頁。

《共同體的中國經驗》,刊於《光明日報》2019年3月16日。

2018年

《民間文書研究的問題意識》,刊於《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2018年第2期,第61—62頁。

2017年

鄭振滿談民間歷史文獻研究》,與方勇駿合撰,刊於《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三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第271278頁。

2016年

《華南學者的歷史人類學:傳承與互動》,刊於《開放時代》,2016年第4期。

《鄉村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刊於《人間思想第四輯:亞洲思想運動報告》,人間出版社,2016年,第20—23頁。

《鄉村社會中的禮儀系統與敬畏感》,刊於《學術研究》 ,2016年第10期。

2014年

《金門世家大族的歷史轉型——以瓊林蔡氏為中心》,刊於《201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63—278頁。

2013年

《明代金門的制度變革與社會轉型——以鹽政改革為中心》,刊於《歷史人類學學刊》第十一卷第二期。

2012年:
《清代閩西客家的鄉族自治傳統——<培田吳氏族譜研究>》,刊於《學術月刊》,2012年第4期。
《新史料與新史學:鄭振滿教授訪談》,刊於《學術月刊》,2012年第4期。

《莆田僑鄉的跨國文化網絡——石庭黄氏家族的例證》,與鄭莉合作,刊於《歷史人類學學刊》第十卷第二期。

《民間信仰與祀典制度——清代台灣的水仙尊王崇拜》,《海洋古都:府城文明之形塑學術論文集》,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2年,頁4581

2011年:

明清時代的鄉族與國家:閩臺地區的例證》,收入《相聚休休亭:傅衣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12月,第488499頁。

《回到歷史現場》,《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特輯》,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0月,第88-95頁。
《安平的廟宇與儀式傳統》,《古城、新都、神仙府:臺灣府城歷史特展》,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年12月,第40-55頁。
《莆田平原的宗族與宗教》,收入《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第211—233頁。
2010年:
《莆田平原的聚落形態與儀式聯盟》,刊於《地理學評論》第二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第25-37頁。
《國際化與地方化:近代閩南僑鄉的社會文化變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2期。
《湄洲祖廟與度尾龍井宮:興化民間媽祖崇拜的建構》,《民俗曲藝》2010年3月167期。
2009年:
《明清地主、農民土地權利與地方社會》,與鄭志章合作,刊於《楊國楨教授治史五十年紀念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1—31頁。
2008年:
《“保生大帝”考》,刊於《田野與文獻: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五十一期。
2007年:
《文化、歷史與國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對話》,與黃向春合撰,刊於《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五輯。
2006年:
《莆田平原的宗族與宗教:歷代碑銘解析》,刊於《歷史人類學學刊》第四卷第一期。
2005年:

《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收入《廈大史學》第一輯,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3月,第244252頁。

2004年:
《明清時代的鄉族與國家》,刊於韓國《明清史研究會會報》第20輯。
《民間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刊於《東南學術》2004年增刊,第293-296頁。
《福建學者的華南區域史研究》,與劉永華合作,刊於《學步與超越:華南研究論文集》,第157-169頁,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
2003年:
《明清時期閩北鄉族地主經濟》,刊於《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38-61頁。
《二十世紀的清史研究》, 與鈔曉鴻合作,刊於《歷史研究》2003年第3期。
《明清福建里社組織的演變》,刊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建人民出版社。
《從民俗研究歷史:我對歷史人類學的理解》,刊於《潮聲:廈門大學人文講演錄》,第322-337頁,黃山出版社。
2002年:
《清代福建地方財政與政府職能的演變》,刊於《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001年:
《國家意識與民間文化的傳承》,與陳春聲合作,刊於《開放時代》2001年第5期。
2000年:
《晚清至民國的鄉鎮商人與地方政局——以莆田縣涵江鎮為例》,收入《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二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第85—95頁。
《晚清至民國的鄉鎮商人——以莆田涵江“黃家門”集團為例》,收入《中國社會史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95-818頁。
《近百年間閩東沿海的婚姻、家庭與生育率——連江縣浦口鎮官嶺村調查報告》,收入《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為》,北京大學出版社,第61—80頁。
1999年:
《明清福建里社考》,收入《家庭•社區•大眾心態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黃山書社,第255-267頁。
1998年:
《徽州地契淺釋》,刊於《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11期,第1—5頁。
《追尋中國歷史的潛流》(署名關文),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84—87頁。
《明後期福建地方行政的演變——兼論明中葉的財政改革》,刊於《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147—157頁。
《清代閩南鄉族械鬥的演變》,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16—23頁。
1997年:
《神廟祭典與社區空間秩序——莆田江口平原的例證》,收入《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204頁。
1996年:

《媽祖是蛋民之後?》,刊於《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1996年第6期,第1—2頁。
1995年:
《神廟祭典與社區發展模式》,刊於《史林》1995年第1期,第33—47,111頁。
《莆田江口平原的神廟祭典與社區歷史》,收入《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第579—598頁。
《莆田江口平原的里社與村廟》,收入《地域社會與傳統中國》,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第112—117頁。
1994年:
《仙遊沿海的生態環境與人口變遷》,收入《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61—80頁。

《經濟史研究的科學化追求與人文關懷——讀<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18世紀廣東米價分析>》(與劉志偉合作),刊於《歴史研究》1994年第5期,第178—180頁。
1993年:
Group initiation and exorcistic dance in the Xinghua religion ”(與丁荷生合作),收入《中國儺戲•儺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俗曲藝》第85期,第105—190頁。
1992年:
《閩台道教與民間諸神崇拜》(與丁荷生合作),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3期,第33—50頁。
《吳真人信仰的歷史考察》,收入《吳真人研究》,廈門:鷺江出版社,第66—77頁。
1991年:
《清代福建合同式宗族的發展》,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46—53頁。
《中國家族史研究:歷史學與人類學的不同視野》,刊於《廈門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第120—127頁。
1990年:
《明代陳江丁氏回族的宗族組織與漢化過程》,刊於《廈門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第75——79頁;收入《陳埭回族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247—257頁。
1989年:
《明以後閩北鄉族土地的所有權形態》,收入《平准學刊》(第5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第228—248頁。
《福建歷史上的農業賦稅》,收入《福建經濟發展簡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第139—160頁。
《明清福建的里甲戶籍與家族組織》,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38—44頁。
《清代臺灣家庭結構的若干特點》,刊於《臺灣研究集刊》1989年第2期,第19—27頁。
1988年:
《明清福建的家庭結構及其演變趨勢》,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67—74頁。
《清代閩西四堡族商研究》(與陳支平合作),刊於《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93—109頁。
《清代臺灣鄉族組織的共有經濟》,刊於《臺灣研究集刊》1988年第2期,第10—19頁。
《清代區域社會經濟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紀要》,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年第2期。
《塋山、墓田與徽商宗族組織——〈歙西溪南吳氏先塋志〉管窺》,刊于《安徽史學》1988年第1期,第10—18頁。
1987年:
《宋以後福建的祭祖習俗與宗族組織》,刊於《廈門大學學報》1987年增刊,第97—105頁。
《明清福建沿海農田水利制度與鄉族組織》,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38—45頁。
《略論中國封建地主經濟的若干特性》,刊于《福建論壇》1987年第3期,第32—39頁。
《清代臺灣的合股經營》,刊於《臺灣研究集刊》1987年第3期,第62—73頁。
《從〈賣田說〉看清代的土地集中過程》,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02—104頁。
《浦城縣洞頭村“五代同堂”調查》(與陳支平合作),收入《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第310—328頁。
《明清閩北鄉族地主經濟的發展》,收入《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第79—127頁。
1985年:
《試論閩北鄉族地主經濟的形態與結構》,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年第4期,第45—55頁。
1984年:
《清至民國閩北六件“分關”的分析——關於地主的家族與經濟關係》,刊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年第3期,第32—36,50頁。
《明清時期閩北鄉族地主經濟》,廈門大學歷史系1984年碩士學位論文。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