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郑振满_闽南祠庙的国际网络——宗教碑铭解析
  发布时间: 2019-05-23   信息员:   浏览次数: 369

2019年5月21日上午9:30,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在南光一号楼320教室举办了题为《闽南祠庙的国际网络——宗教碑铭解析》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海上丝绸之路工作坊”系列讲座之一,由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郑振满主讲,香港城市大学和厦门大学的部分师生参与了本场报告。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实现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历来为学术界关注。学界长期从大历史的角度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忽略了平民百姓在这个国际网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近年随着学界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深入发掘,为我们细致理解明清时期闽南的华人国际网络提供了丰富材料。

讲座伊始,郑振满教授对闽南地区的海洋文化展开讨论。他认为闽南地区的文化核心是海洋文明,闽南人以海为生,形成了流动性强的文化特点,这在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均有体现。在这种背景下,闽南人持续不断的出海经历在构建国际网络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说,闽南人的出海开启了历史的全球化时代。

其次,郑教授以祠堂和庙宇为中心,论述了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内核。他认为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神、鬼、祖先成为明清时期中国人所普遍关心的问题。神,指的是神庙,代表了国家。明清时期,闽南普遍存在各种庙宇,以区域性庙宇为中心形成的同乡会,是华人得以在海外立足的重要保障。鬼,指的佛教寺院,代表了非家族先人。华人在海外去世后,必须妥善处理其身后事。闽南的僧人群体往来于本地和海外,通过超度仪式将两地联系在一起。祖先,指的是祠堂,代表了家族先人。明中叶以降,中国社会普遍形成拜祀祖先的风尚,海外华人通过捐款修建家族祠堂的方式与闽南地方社会产生联系。

接着,郑振满教授以他多年搜集的福建宗教碑铭为中心,对闽南国际网络的建构过程和运作方式展开讨论。由于明清之际海洋政策的松弛,海外华人可以自由返乡兴建庙宇和祠堂,形成了以闽南地区为中心的分枝国际网络形态。清中叶过后,国家对海外侨民的政策限制加强,海外华人不得不在外建庙修祠,形成独立的家族组织和同乡组织。这种情况下,海外华人开始实现在地化,跟家乡的联系则形成点对点的双边结构。晚清民国以来,国民出入境重获自由,华人在维护海外社区秩序的同时纷纷回乡开展活动,形成了海外-闽南多元多层的国际网络。通览明清历史不难发现,闽南自明末以来业已成为国际化社区,各个村庄、各个家族基本上都有族人散居海外。华人群体通过祠堂、庙宇、仪式等方式组建了同族、同乡、同业组织,帮助他们开辟国际市场的同时也保持了他们同故乡的联系。

最后,郑教授解释了明清时期闽南国际网络的理论意义。他强调明清时期闽南人的跨国生存空间提醒学者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审视闽南社区,海外华人的乡土文化传统是他们与故乡的纽带,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内核。研究明清以来的闽南社会史,必须有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和胸怀。

提问环节,郑振满教授就闽南与海外的双边联系再次展开深入解读。他指出,华人利用同乡同族群体在海外立足,而此群体又直接与庙宇、祠堂等相关。由于华人的经济重心已移至海外,他们回乡建庙修祠等活动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海外利益。以国际视野审视中国历史,必须重视通过庙宇、祠堂和仪式连结而成的华人国际网络。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