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涵蓋祖籍地與移居地內容 厦大教授出書剖析本地華人宗鄉文化
  发布时间: 2019-07-11   信息员:   浏览次数: 117

曾玲教授(左一)长期关注本地宗乡组织的发展,对新加坡华人文化有深度了解。这是她1999年出席福德祠绿野亭公会一项活动时的照片。(档案照片)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曾玲对本地宗乡文的研究方法结合了田野调查和文献史料分析。她发现,海外华人运用传承自祖籍地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如方言、宗族观念、祖先崇拜、神明信仰、节庆习俗等,在移居地建构及发展新的社会文化形态。

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新加坡华人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玲,最近出版了《新加坡华人宗乡文化研究》,以学者敏锐的视角,深入剖析解读本地宗乡文化。

曾玲教授曾于1994年至2001年在新加坡工作生活七年,期间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新加坡华人社会。她告诉《联合早报》,自己的学术训练虽是明清史与明清社会经济史,但真正让她全身投入的却是东南亚与新马华人社会文化研究。

《新加坡华人宗乡文化研究》是作者继2003年出版《越洋再建家园:新加坡华人社会文化研究》之后,又一部专门研究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力作,全书主要分成四卷:社团、坟山与庙宇、节庆,以及走出新加坡,卷五则是附录。

曾玲的研究方法结合了田野调查和文献史料分析。她曾广泛搜集宗乡团体的会议记录、账簿、义山安葬记录、特刊、报章报道等,与此同时深入基层,遍访华人社团,参与会馆、庙宇、民间信仰的各种活动与仪式。

她告诉本报:“我并不仅仅是要讨论社团,而是想透过伴随移民的文化移植,在不同时空脉络下演化的考察,讨论中华文化的海外发展及其相关课题。”

“就新加坡华人宗乡文化而言,我所讨论的是如何从华南民间文化,在殖民地时代华人社会构建与演化的历史进程中承担新的社会功能,进而发展成为具有社群边界的文化形态。”

新书收录了她近20年所撰写的学术论文,考察下限延伸至2018年初,就外部因素而言涉及了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及“重返亚太”策略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

曾玲在绪论中说,“宗乡文化”与“宗乡社团”名称的出现,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社会变迁的产物。殖民地时期建立的东南亚华人社团,原本扮演着华人社会“政府”的角色,是维持华人社会运作的组织机构,也是中华文化在东南亚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本地华人社团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重要载体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政府借助“宗乡”话语与对“宗乡文化”的强调,由上而下整合并推动建国后不断被边缘化的华人传统社团转型,使其保留传承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功能。

她认为“宗乡文化”涵盖了祖籍地与移居地两方面的内容。祖籍地的内容包括方言、宗族观念、祖先崇拜、神明信仰、节庆习俗等。另一层内容是海外华人运用传承自祖籍地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在移居地建构及发展新的社会文化形态。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刘宏教授为新书写序时指出,此书所提出的“宗乡文化”理论架构,有机地结合了文化故乡和移民新地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他说:“曾玲的研究充分提示我们在分析海外华人社会时,应抛弃中原心态,要关注他们在新的社会、文化、经济结构脉络下的再生和重建。这种研究视野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加坡华人和东南亚社会,也可以反过来提供一个参照系,让我们从比较视野观察和反思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特质。”

他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所关注和探讨的主要课题,无论是社团、身份认同、历史记忆,还是庙宇、节庆、民间信仰等,皆为中华文化和华人性(Chineseness)的重要象征和机制。”

《新加坡华人宗乡文化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所出版。

(原载《联合早报》2019715日,谢燕燕撰文)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