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研究资源
廈門大學科技考古團隊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發文揭示中國東南地區史前農業發展
  发布时间: 2019-01-26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25

近日,我校历史系科技考古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环境考古领域权威期刊《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发表了名为《Investigating the late neolithic millet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China: New multidisciplinary evidences》的文章,报道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距今约4000年粟作农业在福建的存在提供了多学科的证据。

作为南岛语族起源假说的一部分,小米农业被学界认为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中国东南沿海的南岛语族先民一起向太平洋岛屿扩散。然而,作为这一扩散链条上关键一环的福建地区长期缺乏有关粟作农业的确凿证据。 

文章所涉及的遗址(1.葫芦山 2.黄瓜山 3.屏风山 4. 昙石山)

在该文中,研究者综合运用植物考古、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碳十四年代学方法,揭示了福建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小米农业的发展状况。武夷山市葫芦山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显示距今大约3800-3600 年该地存在小米农业。同时,研究者还对福建沿海的黄瓜山和屏风山贝丘遗址出土的22例动物骨骼样本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其中,猪的同位素比值显示较强的多样性,提示这些猪生前被饲喂不同的食物,包括碳三类植物、碳四类植物以及海洋性的食物资源。分析表明,这些猪中的两头曾经以大量小米或剩余物(小米秸秆)为食。研究者对这两例猪骨的胶原蛋白进行了AMS直接测年,年代为距今约4000-3600年。通常,只有当小米农业发展到很高的阶段,人类才会有足够的剩余物饲喂猪。这些新的发现以确凿的证据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我国东南地区不仅存在小米农业,而且产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为进一步探索小米农业向泛太平洋地区传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葫芦山遗址发现的炭化农作物(A为水稻,B/C为小米)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根据从昙石山到屏风山不时同期动物骨胶原中碳、氮同位素比值的历时性变化,考察了人类对海洋性资源依赖程度的变化。数据表明,从距今5000年到3600年间,海洋性资源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越来越低,可能意味着农业的持续发展。

昙石山、黄瓜山和屏风山骨骼同位素数据

文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葛威副教授强调本项研究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参与研究的除了我校历史系师生,还有来自福建博物院、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以及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充分显示了考古学研究的跨学科特点。他说,考古不是挖宝,而是要探索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规律。考古学家面对的研究对象经过了长期埋藏,往往已经支离破碎,所以要借助其它一些学科的手段来提取有关古人类活动的信息。厦门大学有着优越的理科实验共享平台,可以为考古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人文学院和历史系非常重视考古学等传统学科的建设,在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并给青年教师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目前,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活力,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是国际第四纪学会会刊(SCISSCI双检索)。该杂志成立于1989年,涵盖了解决第四纪问题时常用的各种自然科学、考古学问题。

(撰稿/厦门大学历史系 葛威)

Investigating the late neolithic millet agriculture in Southeast China.pdf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