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出版品  书讯
《民俗曲藝》第201期
  发布时间: 2018-08-29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30

書名/ 《民俗曲藝》第201期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出版商/ 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版次/ 初版

ISSN/ 1025-1383

內文頁數/ 248頁

 

【目錄】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專輯II

亞太儀式、節慶與社會文化實踐:導論 / 王嵩山

民俗、藝能與文化資產:沖繩竹富島的當代儀式實踐 / 趙綺芳

香港潮僑盂蘭勝會的「申遺」與潮屬社群的重建 / 呂永昇

神在此間:浙江鄉村醮儀召請科儀本中的空間觀念折衝 / 屈嘯宇、彭連生

〔研究紀要〕從《台灣鄉土交響曲》論許石民歌採集與音樂記錄脈絡 / 徐玫玲

 

摘要】

趙綺芳。〈民俗、藝能與文化資產:沖繩竹富島的當代儀式實踐〉。《民俗曲藝》201 (2018.9): 25-63

本文以Harrison(2013)對「資產」(heritage)的反思取徑出發,以竹富島的種取祭儀式及其展演為例,對「資產」進行一項人類學的初探。我試圖爬梳這一個多世紀以來「資產」的概念如何在西方的現代化擴張與全球體系形成過程中,反映出國際、國家、乃至國內文化認同政治,而被提出、討論、議定、並且法制化。以日本的文化財制度為例,簡述「資產」概念在其現代國家的治理過程中的作用,進而回顧日本如何借助特定的知識典範,如日本民俗學,在現代化的歷史過程中,精細並修正性地制定出強調保存和活化文化資產的法規與舉措。我接着以竹富島的儀式展演為例,藉由長期的民族誌研究所得資料,討論地區性的文化實踐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文化資產論述與制度、以及現代國家政府的政策與治理,其結果不但來源自共同的現代性驅力,也反映了區域的獨特歷史、以及與資產相關的文化哲學。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制定的《世界遺產公約》到2003年的《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的精神與內涵變革,透過本文以竹富島為焦點的分析,驗證了地方作為文化資產的主要維繫者,在與國家、甚至國際體系互動過程中,必須靈活地協商甚至轉化核心的概念與論述,以維護自身文化詮釋或創造的活潑空間,並在其中界定自身文化的獨特存在。

~~~~~~~~~~~~~~~~~~~~~~~~~~~~~~~~~~~~~~~~~~~~~~~~~~~~~~~~~~~~~~~~~~~~~

呂永昇。〈香港潮僑盂蘭勝會的「申遺」與潮屬社群的重建〉。《民俗曲藝》201 (2018.9): 65-100

每年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是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香港盂蘭勝會的活動更發揮着宗教、社交與凝聚社群認同等各項功能。除了是救度祈安、慎終追遠的儀式行為外,盂蘭勝會也是不同族群在香港植根發展、進行社會整合、建構不同身分認同的工具。2011年,香港潮人的盂蘭勝會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作為保護單位,積極推廣「盂蘭文化節」,這些活動成為團結香港潮人團體、聯繫海外潮人的文化工具,也是建立潮人文化身分的方法。本文嘗試從潮僑盂蘭勝會的成立、發展與申遺的過程,探討地方社會為何要構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以及在推廣盂蘭節時,盂蘭儀式如何揉入原鄉和在地的元素,重新詮釋族群的「傳統」,並植入跨族群的普世標準。

~~~~~~~~~~~~~~~~~~~~~~~~~~~~~~~~~~~~~~~~~~~~~~~~~~~~~~~~~~~~~~~~~~~~~

屈嘯宇、彭連生。〈神在此間:浙江鄉村醮儀召請科儀本中的空間觀念折衝〉。《民俗曲藝》201 (2018.9): 101-67

本文以流行於浙東南地區的醮儀召請科儀抄本香通觀為案例,討論民間信仰語境中道教經科與民間廟神之間的二元空間關係及其在儀式文本生成過程中的作用。香通觀的核心特徵是以「一地」形成的「反映」式本地廟神段落,以及由此和整體上的道經醮儀框架一起構成的「一地─三天」二元醮位結構。綜合五類「先生」所持抄本中醮位內容和儀式角色關係的梯次變化可見,香通觀的儀文形態是在「一地」、「三天」兩種空間視角的相互抵衝與協調之下,儀文編撰者以「都╱保」比例為主導要素,進行儀式內容選擇和組合的結果。這一選擇和組合過程與道教傳統及民間廟祀中的「此間土地里域真官」概念息息相關,這一概念的屬地性、仲介性與空間轉換特性使得道經與民間之間異質的空間觀念在雙向的「常╱非常」轉換和擴充中通過對話促成了具有空間二元特性的民間科儀的形成。民間道教儀式專家群體正是以這類科儀為媒介,在宗教菁英認知和民間儀式認知之間取得動態平衡,並成為地方社會宗教生態系統的關鍵成員。

~~~~~~~~~~~~~~~~~~~~~~~~~~~~~~~~~~~~~~~~~~~~~~~~~~~~~~~~~~~~~~~~~~~~~

徐玫玲。〈從《台灣鄉土交響曲》論許石民歌採集與音樂記錄脈絡〉。《民俗曲藝》201 (2018.9): 169-225

以〈安平追想曲〉與〈鑼聲若響〉為人所知的許石,是二次戰後最重要的臺語流行歌曲創作者之一,其早逝於1980年,徒留「歌」比「人」紅的遺憾。然他是臺灣少數跨足流行歌曲與民歌採集的音樂人,從1946年自日返臺後,憑藉一己之力積極於臺灣各地蒐集民歌,甚至與烏來部落觀光歌舞團「清流園」密切合作演出。這個隱蔽的身分,數十年來鮮有人知他在這方面的卓越貢獻,尤其1964年首演的《台灣鄉土交響曲》,編制結合中西樂器,引用多首臺灣民歌旋律,實為許石民歌採集的極致實現。故本文欲以此首交響曲中的民歌為重心,反推式的首先深入探討,許石的民歌採集與對民歌的看法,再借助許石家屬所提供大量的文物資訊,歸結出許石定期舉辦的音樂會、相關歌本出版,與設立唱片公司,錄製一系列其所編曲的民歌唱片。上述這些活動看似個個獨立,其實環環相扣,不僅呈現許石民歌採集的音樂記錄脈絡,更可體現最後反芻於《台灣鄉土交響曲》的歷程。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