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游俊豪教授「華人研究與多元學科」講座紀要
  发布时间: 2017-06-18   信息员:   浏览次数: 479

201769日上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主任游俊豪副教授做客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發表題為「華人研究與多元學科」的學術報告。游教授早年接受歷史、中文和藝術等多學科的專業訓練,多年致力於東南亞華人群體的研究,提出了「離散族裔」(diaspora)概念,以此討論東南亞華人的特點、社會文化網絡和根基等問題。本次報告由我院歷史系主任張侃教授主持,歷史系、中文系、南洋研究院的老師和同學們聆聽了報告。

游教授的報告分為三部分:「所在的焦慮」「中國的關係」和「文化的再現」,分別討論「華人華僑所在地和所在國給他們帶來何種問題」「如何認知海外華僑華人和中國的關係及不同時間段的改變」及「海外華人文化如何書寫、創作」等問題。

第一部分,游教授從華人離散至東南亞的歷史開始梳理,特別是近代以來當地華人參與民族國家獨立運動至2000年馬來西亞華人的抗議不公平待遇遊行,展示了海外華人與所在地、所在國的矛盾緊張關係。海外華人一方面積極投入到國家的發展藍圖中,熱切地想望(passion)和想象(construction)國家,另一方面又被馬來西亞的本質主義者不準確、不公正地標籤化為「外來移民」。這種矛盾緊張關係有著複雜的家族、種族、國族語境,是一種「重(chóng)層脈絡」,需要結合特定時空和場域來進行分析。對此,游教授以1980年代新加坡南洋大學教學語言變化和陳嘉庚、李光前二人及其後代為例進行研究,揭示了華人、華文在海外國家的困境。

第二部分,游教授首先對中國與海外華人關係變化進行分期,分別是清末至民國初期、文化大革命時期和改革開放之後,三個時期有著不同的時代特點。清末民國期海內外華人通過宗親紐帶和高漲的國族主義相聯接;文革時期,僑鄉優渥的社會建設和經濟條件及特殊的歸僑、僑眷群體受到重挫;改革開放後,海內外關係復甦,大陸再次試圖吸納海外資源,與國際接軌,然而各地效果不一。游教授以他的田野點番禺和信宜為例,以這兩個僑鄉的社會經濟面貌變遷來討論海外華人、華僑與中國的關係。番禺、信宜分別代表了僑鄉的兩種典型形象——轉型與滯後,以此討論海外華人與中國的關係漸次在不同脈絡裡的重組。

第三部分,游教授首先梳理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的歷史。當馬華文學擺脫了純文學的爭議,進入華人研究的核心地帶,嘗試就中國、馬國、族群、語言等命題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討論和建構工作時,遭遇了「斷奶論」——即認為新華文文學要斷奶,斷絕與中國的關係——和「燒笆論」——舊華文文學都是小樹笆,應該燒掉——的待遇。游教授指出,馬來文文學作家和華文作家一直缺乏雙向的交流,馬來西亞國內也沒有文學上的復系統(polysystem),這是出現問題的根源所在。同時,游教授並不認同「華語語系」(sinophone)一詞在馬來西亞使用的合理性,他指出,馬來西亞的歷史和現實與英國及其殖民國之所以形成「英語語系文學」完全不同。

報告結束後,游俊豪教授與現場師生進行了互動歷史系博士研究生陶仁義以馬來西亞著名歌手梁靜茹和羽毛球運動員李宗偉在中國大陸受到追捧為例,討論馬來西亞華人移民後代的族群認同問題。中文系蘇永延副教授則從中國大陸政府對「台獨」的警惕來討論其連帶對「離散」概念的排斥。历史系曾玲教授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認為中國大陸政府從未對「離散」概念有過官方表態,這是一個學術問題,大陸學者是在學術範圍內來討論它;另外,任何概念都有其使用的特定場域和語境,不能脫離語境來討論。

游俊豪教授的研究結合了歷史學、文學、傳播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體現了多元學科交融的特點,展示了他強大的學術功底,對在场老師和同學們都有很大的啟發。如欲對游俊豪教授的相關研究有更深了解,可參考他的專著《移民軌跡和離散論述:新馬華人族群的重層脈絡》(上海三聯書店,2014)及曾玲教授的書評《一部研究東南亞華人的力作——讀游俊豪<移民軌跡和離散敘述:新馬華人族群的重層脈絡>》(刊于《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14年第4期)。

(文/廈門大學歷史系  鄭鵬程)

一部研究東南亞華人的力作——讀游俊豪《移民軌跡和離散敘述:新馬華人族群的重層脈絡》.pdf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