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梁慶寅_學術共同體的基本特徵
  发布时间: 2016-08-10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56

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中山大学哲学系  梁庆寅

  参加学术共同体形成与建构问题的讨论,我想到了库恩(Thomas Samuel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等著作中阐述过的“科学共同体”。在库恩之前已经有人提出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但是库恩对这个概念的论述要比其他人更充分。库恩是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谈论科学共同体的,今天所说的“学术共同体”是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但是库恩的有关论述仍然值得重视,因为他对于科学共同体的看法适用于学术共同体,是有共通性的,我甚至觉得对这两个提法也可以不必做区分。

  库恩是在阐述他的科学发展理论时提出科学共同体概念的。在科学是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例如归纳主义认为科学发展是直线式的、发展表现为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而波普(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认为科学发展是旧理论不断被推翻、不断被新理论所取代的过程。库恩不同意这些观点,他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从一个常规科学转变为另一个新的常规科学,在前后两个常规科学之间会出现“非常规科学”(即科学革命),科学革命使原来的常规科学发生危机,危机解决之后就形成了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的这种理论被质疑,经常有人问他如何判定一个科学发现、一个发展是常规科学还是科学革命。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库恩论述了科学共同体概念。他认为必须以科学共同体作为分析单位,要回答是常规的还是革命的,首先要问“这是对谁来说”的,例如哥白尼天文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革命,而氧气的发现对化学家来说是革命,对数学家、天文学家来说却不是,因此看一个科学发现、一个发展是常规的还是革命的,取决于和那些科学知识相关的科学家集团。

  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就是产生科学知识的科学家集团。科学家集团由特定专业的从业者组成,他们因教育和科学训练的共同要素而联系在一起,了解彼此的工作,有充分的专业方面的思想交流,在专业方面的判断是比较一致的。最核心的是,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于其成员接受共同的“范式”(paradigm)。库恩说的范式是指信念、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等,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就是共同体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信念、理论、方法,接受同样的价值标准。从库恩给出的定义中可以概括出科学共同体的以下特征:它是产生科学知识的科学家集团,集团的成员有经常性的充分的学术交流,他们的专业判断比较一致,拥有共同的范式。

  库恩的定义和他对科学共同体的特征描述,用来理解学术共同体是没有问题的,这些也应该是学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我们也可以据此找到实际的例子。我说两个,一个是维也纳学派。这个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形成的,主要成员有石里克(Moritz Schlick)、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等人。这些人中有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有逻辑学家,当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就是都关心哲学和方法论问题。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交流,逐渐形成了两个基本主张,一是拒斥形而上学,二是相信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可以解决传统的哲学问题。通过出版著作、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他们的主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成了声势浩大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并且直接引发了分析哲学的兴起。维也纳学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科学领域,用现在的说法是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但是由于关注了同样的问题走到了一起,经常交流,形成了共同的看法,接受了共同的范式。另一个例子是我们身边的,就是围绕着历史人类学研究而形成的华南团队,主要成员有中山大学的刘志伟、陈春声、程美宝,厦门大学的郑振满,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大卫(David Faure),耶鲁大学的萧凤霞,还有北京、香港等地的其他一些人。这个学术共同体也是跨院校、跨专业的,同样是有经常性的充分的交流,合作不下二十年。他们熟悉彼此的工作,在专业判断上比较一致,也可以说是逐渐形成并且接受了共同的范式,比如重视经验、田野和民间文书等。我是隔行的,说得未必准确,但是说这个学术共同体有自己的范式应该不会错。他们或者是在理论解释上,或者是在研究方法上与传统不大一样,不然也不会有相关的学术争论。

  现在许多大学都很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国家和地方的一些行政部门也在推动和组织团队。大学和行政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由大学引进(或确定)一个带头人,给他科研经费和其他科研资源,让他物色若干成员组建团队;又如由行政部门顶层设计和提供经费支持,通过评审的方式产生科研团队,等等。现实中,采用这些方法建设团队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那些组建团队不成功的,有的是由于开放性逐渐丧失,走回局限于较狭学术圈子的老路,失去了创造活力;有的虽然是跨学科,甚至是跨院校、跨部门的,但只是形式上具有开放性,实际上有点儿像拉郎配,成员之间、合作单位之间缺乏真正的学术交流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没有形成学术共识,更谈不上有共同的范式。再看那些成功的例子,的确都体现出库恩所说的科学共同体的特征,有共同关心的问题,成员之间、合作单位之间经常交流,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范式。

  比较一下不难发现,像维也纳学派那样的学术共同体,学者之间有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术研究本身的需求和取向使他们自觉地聚集起来。这样形成的学术共同体让人感觉是水到渠成的,因此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而通过某些措施组建的团队在人员聚集的方式上不一样,成员常常是被组织进来的。不是说这样组建科研团队就不行,关键是组建之后仍要按照学术共同体的成长途径去磨合和建设,就是要有共同关心的理论或现实问题,据此凝练研究方向,使参与其中的成员在交流、合作上产生内在的学术驱动力,成员与合作单位之间自觉地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在信念、理论、方法上确立自己的范式。

  我注意到对学术共同体也有一些宽泛的定义,比如说一个省的科学院或者社会科学院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又如说一个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专业学会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我觉得这么说并不合适。一个省的科学院或者社会科学院是个事业单位,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学会是个社团,不能因为是搞学术的单位就说是学术共同体,也不能仅仅因为成员是同一个学科、同一个专业的就说是学术共同体。它们只是形式上有些像学术共同体,并不具备学术共同体应有的特征。

(原载《开放时代》2016年第4期。)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