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演讲纪要

蔡志祥『稅收物語:晚清汕頭的貿易、商人團體和族群關係』講座紀要
  发布时间: 2014-12-04   信息员:   浏览次数: 829

2014年6月6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蔡志祥教授在人文學院南光一320教室作了「稅收物語:晚清汕頭的貿易、商人團體和族群關係」的主題演講。蔡教授通過梳理晚清汕頭的稅收變遷,展現了稅收制度、商業貿易與族群關係等層面的互動。

首先,講者論及稅收問題,指出稅收的種類、範圍、代理、內容都是研究所需關注的要素。種類方面,既可依財產稅和人頭稅式的二分法,又可有關稅、運銷稅、消費稅以及非自願性捐納等具體項目;隨著稅收的征收,便牽涉到稅收範圍的中心與邊界的變化,晚清汕頭周邊的稅關整合和征收對象擴展與之相應;同時還依靠各色代理模式,如殖民者控制的海關總稅務司、清朝官員與職屬以及餉碼等歐式稅收承包制度等;具體內容方面,即對什麼商品課稅亦值得考察。

其次,講者談到汕頭歷史,認為晚清之際的汕頭逐漸由濱海小地向近代移民城市過渡。汕頭開埠之前,該地貿易主要通過枳林、樟林兩港,既無高級官員的有效管理,也乏大額貿易的經濟繁榮,反倒是海盜與走私猖獗;五口通商之際,英人因由南澳島囤積鴉片之利在此開埠,但其商貿地位至二十世紀初都十分有限,遠次於香港、廣州、廈門等地;然而,它仍舊成為當地新興的移民城市,潮客移民、娼妓行業、勞工買賣、僑批流入相伴而來,但困於缺乏金融機構,限於中小企業,且無有權勢的土著,促使商業派系公開競逐。

再次,講者聚焦到社會變遷與稅制調整。汕頭的有限發展說明它並非消費性城市,其通關商品如何內銷成為關鍵,并連帶刺激著商品價格和走私行為。面對著由汕頭到內地間的常關、子口,經由海關進入的中外商品還需要二次交稅么?針對此點,中英政府的稅收原理大不一致,中方關注運銷者的國籍,英方強調商品的邏輯。隨即英人提出了解決辦法:縮短候關時間,減少進出口的信貸、預付期限,取消常關和子口稅。由此,汕頭通商口岸的範圍擴大,內部不再繳運銷稅,釐金轉化為關稅,可見稅收種類、範圍、代理、內容的相互關聯。

同時,制度變遷營造了新的商業、社會環境。報效取代釐金成為汕頭地方政府的主要財稅來源,圍繞它的征收引發了多個層次的商團競爭和族群敵對。報效作為一種認捐,初由會館商董辦理,后改廣東省善後局經管;主要以油、糖、豆、豆餅等消費品行商承擔,向下轉嫁到消費者;征稅範圍不斷擴展,從汕頭口岸延伸到潮州郡城,再牽涉到客家群體,甚至形成派系。總之,稅收制度變遷引發了商業的多元化,社會也形塑成多重對立(如省和地方、汕頭和潮州、潮州和朝陽、潮汕和客家、上盤和二三盤、海天派和改革派、華商和外商等)的互補團體。

最後,講者圍繞「稅收物語」引申出三個問題。其一,中心與邊緣的關係,如:地方財源由運銷稅到消費稅的變化恰與城市擴張後人邊界拓展相符。其二,不同參與者的關注點有別,繳納稅收源自並不一致的原因,如:條約精神、稅收原理以及愛國主義。其三,操控協商的過程中,包涵著規則的實踐、行為制度化和差異的強化,稅制變遷導致的族群、職業、階級對立即是體現。

 

(紀要未經演講者審定 ,請勿引用 撰文/民間歴史文獻研究中心/韓冬威)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