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活动纪要

2014_「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計畫合作工作坊紀要
  发布时间: 2014-06-03   信息员:   浏览次数: 888


【台南訊】為促進閩南文化研究朝著跨領域的方向發展,成功大學二度召開「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計畫合作工作坊,5月30日上午10時在光復校區東棟雲平大樓四樓第五會議室舉行,包括臺灣、福建以及越南、北京等地專家學者分享精闢的閩南文化研究,也討論跨領域合作的分工細節,共同為世界閩南文化之研究貢獻心力。

「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計畫國際合作工作坊,第一次是在去年1225日舉行,5月30日再次召開,由成大陳益源特聘教授主持,依序由成大中文系王三慶教授、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鄭振滿特聘教授、鄭莉助理教授,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院鄭克孟教授、丁克順研究員,以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葉濤研究員、東華大學中文系彭衍綸副教授和成大中文系李淑如助理教授等八位專家學者主講,此外也有對閩南文化研究有高度興趣的博、碩士研究生旁聽參與。

成大中文系王三慶教授主講「車鼓陣頭及其曲本研究」。「車鼓陣」是集文學、音樂、舞蹈於一身的台灣民俗表演藝術,承自中國福建地區的七子戲。王三慶教授透過對曲本的分析和比較,論述台灣地區車鼓陣的原由、發展狀況和表演形式的演變,並探討其創新與推廣車鼓陣的未來展望。

廈門大學鄭振滿教授主講「東南亞華人的會館與廟宇」,與現場師生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在中國福建莆田、台灣以及東南亞所做的田野工作,具體介紹了東南亞華人的廟宇與會館網絡。鄭教授是明清史學界、社會史學界、歷史人類學界的著名學者,他認為若要更深入瞭解漢人社會文化的發展,應該把閩粵僑鄉、台灣和東南亞華人聯繫起來,考察其中的文化傳承與變異。

廈大鄭莉助理教授主講「東南亞華人的同鄉同業傳統—馬來西亞芙蓉坡的例證」,通過對馬來西亞芙蓉坡興化人的個案研究,探討同鄉同業傳統在海外華人社會中的傳承與運作機制。這份研究將有助於深化對離散社群理論和華人商業網絡的認識。

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院鄭克孟教授主講「越南有關閩南文化的漢喃資料之研究方向」,為大家介紹了漢喃研究院所收藏,越南地區內福建人社區、族群、社團、所創辦的學校、廟宇、人物等各方面的研究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以方便國內外有志於越南閩南文化調查的學者用以學術研究。

越南漢喃研究院丁克順研究員主講「在越南有關閩南文化的近年活動概況」,詳細說明了越南北中南部各項於福建會館、華人義山相關的保護與研究課題。丁教授舉例,河內地區的福建會館曾是越南北方華人文化的重要中心,近年來改作學校,因常年失修而腐朽,學者們正在積極倡議遷移該校至他地,將會館重新整修為孫中山紀念館。除此之外,也有學者正在蒐集越南中部清化省以及越南南部胡志明地區的華人碑文以進行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葉濤研究員主講「台灣本島的東嶽廟與東嶽信仰」。葉濤教授長期耕耘於泰山信仰與東嶽文化,以他豐富的田野材料,為大家講解台灣東嶽廟的歷史和現狀,以及相關的宗教信仰儀式,對台南東嶽信仰及其廟祀的價值展開討論。

東華大學中文系彭衍綸副教授主講「閩南醫神行腳台灣後山」,從事民間文學研究多年,擅長以台灣地方風物傳說為研究主題。彭衍綸副教授的演說,意在以閩南醫神為研究對象,聯繫相關的地方風物和傳說,考察傳說的演變,一探台灣遊憩名山傳說的特色、意蘊及價值。

成大中文系李淑如助理教授主講「閩南俗曲中的貓鼠相告故事」,她以廈門會文堂本《最新貓鼠相告全歌》、台中瑞成書局《最新貓鼠相告歌》進行主題與內容的比較,進一步探究俗曲反應社會現實的力量,闡明俗曲在娛樂之外所隱含的社會功能與主題意識。

這次工作坊的主講者,都是「東南亞閩南廟宇及貿易網絡:越南與馬六甲海峽閩南族群之比較研究」計畫的共同主持人、子計畫主持人、研究團隊成員和短期延攬人才,他們各自發揮著自己的專長,同時相互交流學習,培養合作默契,朝著跨領域的閩南文化研究目標共同努力。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