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ENGLISH
網站首頁
中心簡介
研究人員
學術活動
出版品
研究資源
所內專區
首页  学术活动  学界资讯
「在世俗與神聖之間:近代亞洲的盆會、中元和七月的節日」學術研討會
  发布时间: 2017-03-05   信息员:   浏览次数: 297

時間:2017345

地點: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會議室

主辦: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每年七月在日本以至東亞廣汎的地區,皆有與亡者相關的節日和儀式。這些節日和儀式的源起和內容既有相似的也因地而殊。

七月是颱風、洪澇、暑熱等導致災害和疾病頻發的時候。因此,七月也是人們必須面對、剋服和渡過這些危機的時候。在七月,各個地方除了祭祀祖先和無主幽魂等宗教禮儀外,還有不少如日本的盆踴等各式各樣的娛樂和文化等活動。本次研討會,希望從廣闊的視野考察亞洲不同地域在七月的儀式或活動,通過比較的角度探究這些宗教、社會、文化活動在不同地方的歷史、定位、發展以致在當代社會的意涵;透過公開的討論和撞擊,理解亞洲地方的人群如何應對自身文化和他文化的同異。

201734

第一節10:20 - 11:20

横山廣子(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館民族社会研究部)盆會、中元、鬼節與百種:東亞社會七月的儀禮

在東亞,以中國本土為中心,從北到南,包括朝鮮半島、日本、臺灣、香港、越南以至華僑、華人的居住的地域,都可以觀察到差不多在同一時期的同樣對亡者舉行的儀式。此共同性的基礎,來自在中國發展出來的太陽、太陰曆、漢譯佛經、道教和儒家思想等要素。假如從長期的歷史發展來考察這些要素的相互關係的話,我們可以以宏觀的角度理解各地方的七月儀式在當代的同異。此外,鈴木滿男嘗試比較臺灣和日本的七月儀式時,指出在臺灣的特點主要是爲了拯救身處煉獄的無祀孤魂而進行的「普渡」救贖儀式,而在日本則是以祖先祭祀為中心的盆節。

從整體的視角觀察近年在中國與海外華人社會舉行的儀式的話,從中元普度或鬼節的名稱來看,這儀式顯然是救贖萬千游魂野鬼而進行的。然而,中國雲南省大理盆地的白族在舊曆七月一直舉行的節日,爲了救贖亡魂的普度意義較爲稀薄,更重要的是借此時節,進一步深化祖先和子孫之間,以至通過祖先而建立的親族之間的人脈關係。

蔡志祥(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館)從鬼戯到歌台:中元普度的娛樂、表演與儀式

龍彼得指出,中元/盂蘭的鬼戯(目連戯),提供了節日儀式的合理性框架。也就是説,在中元/盂蘭的脈絡(context)下,演戲和儀式密不可分。尤其是當鬼戯一類的儀式戲劇,提供了參與者對未知世界的虛擬性認知(a virtual realization of the unknown world)。鬼戯的模擬性的演出,不僅為觀衆提供震撼的觀感娛樂,而且讓參與者代入了想象的救贖場景。然而,也正因爲這樣的靈魂和群衆的代入,儀式戲劇一方面因爲迷信的性質而在中國國内被禁止,同時在海外華人社會也為精英的上層社會所疏離。本文試圖從鬼戯出發,討論在一個多世紀的反迷信思潮下,儀式戲劇和群衆娛樂如何在海外華人社會發展和變化。本文將進一步從分析中元/盂蘭時的世俗性和宗教性的表演中,理解節日的核心元素。

第二節11:30 - 13:00

川口幸大(東北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盂蘭節與中元節:從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個案出發

農曆七月中旬開始,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一帶多舉行兩種儀式。一種是對無祀的「鬼」布施的盂蘭節。另一為三元大帝之一的地官的誕辰舉行的中元節。一般來説,盂蘭節是佛教的節日而中元節則為道教的節日。本文嘗試討論兩者的来歷以至當代儀式的細節、考究人們對兩者的認識、闡明制度性宗教的框架中未能捕捉的中國的信仰世界、從而嘗試對宗教人類學的理論提出新的貢獻。

張小軍(清華大学):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鬼」觀念的個案考察

在中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中,發現他們使用的「鬼」以及相應的中元節,帶有漢(國家)文化的影響。事實上,他們對於「鬼」的理解,常常基於他們本來的萬物有靈的一元論文化,並非晚期漢文化中鬼/神的二分圖示。本文通過幾個小的個案,希望瞭解他們關於「鬼」的變通理解,思考他們在兩種鬼文化的融合中有著怎樣的文化邏輯。

旻(香港中文大学歴史系):苦盡甘來:戰後的太平清醮與中元節

    本文探討二戰後廣東省中山縣居民在國民政府的反迷信運動下對於太平清醮與中元節(鬼節)的看法。從1930年代開始國民政府認為民間宗教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大障礙,而宗教儀式更是浪費資源。當局主張取消一切城鎮與村落舉行的民間宗教儀式,小的包括鬼節放河燈、焚纸錠、 包茶果;大的有僧道雲集的打醮儀式等。中山居民對此政策的想法在二戰後才變得明確:有居民認為艱苦日子過後,放河燈吃茶果可當作舒緩心理壓力的娛樂活動,更有些居民認為簡單的超渡儀式是對死難者的悼念。他們並不認為這些活動會妨礙國家進步及浪費資源,並以此合理化宗教儀式,保留了打醮與鬼節,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禁止。

第三節14:10 - 15:40

馬木池(香港中文大学):宗教儀式與社群結構的互動:長洲水陸盂蘭勝會的發展

宗教儀式作為一種展演方式,所展示的意義,會隨着支配儀式的社群的內部權力轉變,而出現不同的演繹與詮釋。本文欲透過考察長洲的「水陸盂蘭勝會」,嘗試說明這個一年一度的水面祭幽儀式的歷史發展,如何展示內部存在不同作業方式、具有方言差異的長洲漁民社群的結構;這個本來由「曬家艇」(收購漁獲曬製鹹魚的漁民)所主持的地方宗教儀式,何以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會漸漸落入「罟仔艇」(從事近岸圍網捕魚的漁民)手上?進而探討戰後漁民組織的建立,漁民新村的興建,漁民陸續棄州登岸,並漸漸獲得分享地方自治的權力,導致長洲漁民社群的內部結構出現重大的變動下,原來的水面祭幽儀式的演繹與詮釋,將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呂永昇(香港中文大学歴史系):香港潮僑盂蘭的申遺與文化調適

    每年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是中國民間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尤其在香港,盂蘭勝會的活動發揮著宗教、社交與凝聚社群認同等各項功能。除了表現為救度祈安、慎終追遠的儀式行為外,盂蘭勝會已成為香港歷史文化與民俗傳統的具體縮影。盂蘭勝會衍變成為重要的節慶,成為香港地方文化的特色,究其原因,與香港特殊的文化與社會發展過程緊密相連。香港自開埠以來,已是開放式的移民社會。不同省份,不同的方言群體,帶來了不同的地方民俗文化,在香港植根發展,進行社會整合,建構不同的身份認同。這些文化經驗,與社群的日常生活與歷史脈絡緊密聯合。本文嘗試從潮僑盂蘭勝會的成立、發展與申遺的過程,討論香港早期居民的生活經驗、原鄉認同的延續和社會文化機制創新的演變過程。

志賀市子(茨城キリスト教大学文学部):香港潮僑盂蘭勝會與潮州人的族群認同

每年農曆七月,在香港的街坊組織、屋村、公司、社團和宗教團體等不同的社群,舉行數以百計的盂蘭勝會。其中廣東省東部潮汕地區出身的潮州人群體主辦的「潮僑盂蘭勝會」約佔一半以上。這些活動的規模、喧鬧、裝煌的程度,奪人耳目。香港的潮僑盂蘭勝會雖然一方面繼承故鄉的傳統。然而,在異文化的背景下生活的華人,在香港這個囂嚷的超過密都市的空間中,發展獨特的節日文化。另一方面盂蘭勝會也為潮州人建立其特殊的身份認同。本文嘗試討論潮僑盂蘭勝會的歷史的發展、儀式内容及族群身份的關係,並且討論2010年以來,成爲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潮僑盂蘭勝會的新的發展動向。
第四節  16:00 - 17:30

李志賢(香港中文大学歴史系:離散社區的中元節:從鄉村到城市的新加坡萬山福德祠

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鄉村因為城市更新計畫而逐漸消失,如今已經幾乎沒有鄉村的存在。許多原為鄉村宗教及社區中心的廟宇也隨著鄉村的消失而拆除或搬遷。萬山福德祠位於加冷(Kallng)—芽籠(Geylang)地區的沙岡村內,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經過1960年代至70年代城市更新與工業化發展,政府於1979年徵收沙岡村的土地,村民被安置到附近新開發的政府組屋區(即公共住宅區),而萬山福德祠則被保留在原地並與政府訂定30年的土地租賃契約。本文擬透過個人2015年和2016年參與萬山福德祠中元節的觀察,輔以其他文獻資料如報紙、城市發展政策等等,探討沒了鄉村及少了村民的情況下,對於廟宇及節日的影響。

郭根維(南洋理工大学):生、死與華人節日:九皇神誕、九皇法會在東南亞與中國的演變

从悼念祖先祭拜神明到安抚幽灵,华人传统节日大半都围绕着生、死和與不同境界的互動问题。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都是主要與死有關的節日。其中,中元節也可以算是新加坡和海外華人地區最熱鬧的農曆節日之一。過了中元節日就是在新馬泰地區家喻戶曉的九皇誕。九皇誕比一般神明節日熱鬧。雖然來源說法和慶祝方式都大有不同,目前的儀式大部分都包括或圍繞著斗母星君和南北斗星君有關,跟生死延壽有親密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追問九皇誕和七月中元節在華人農曆節日裡又有什麼關係?这篇文章将以这生死延寿的角度来讨论在新马泰兴旺的九皇诞和在中港台举行的九皇法会。虽然东南亚的九皇诞也被称为九皇法会,也强调斋戒,而且大部分庆典都有拜斗的仪式,两地(甚至每个地方区域)的庆祝规模与方式,和对九皇大帝的来源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南北斗星君和斗母星君在这节日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而九皇法会,九皇诞跟重阳节又有什么关系?从生死和的角度,我们是否也能够将九皇诞跟中元节与其他华人农历重要节日置於同一个研究框架,而更深一步了解这个独特的节日。

伏木香織(大正大学文学部)新加坡的中元節:儀式、表演與社區

本文討論新加坡在農曆七月的儀式時進行的公衆娛樂、探討其發展的過程、現況以及支持這些活動的社群的狀況。無論是以祖先祭祀、祭祀幽魂或其他種種的名稱,各社區根據各自的組成方式,實行同樣的祭祀儀式。同樣的,隨着儀式進行的公衆娛樂,亦因各方言群體的差異,在街頭上演各種不同種類的戲劇。現在很多地方已經不再公演這些戲劇,有的話,其上演形式也有相當的變化。取代這些戲劇的,是大規模的歌台。從儀式或支持這些儀式的社群的角度來看,個人通過參加數個團體的節日儀式,建立了一個鬆散的網絡關係。本文嘗試通過一些實例,解明這樣的發展。

201735

第五節  9:30 - 11:00

迪(香港中文大学歴史系):動蕩與扎根:從七月節看澳門華人社會的變遷

19409月,日本與葡萄牙簽訂《日葡澳門協定》,宣佈澳門中立。澳門因而得以倖免于日軍的佔領。儘管如此,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的難民大量湧入澳門。因戰時物資緊缺、災害和疾病頻發,澳門難民死亡人數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日軍封鎖關閘后,原先在家鄉處理亡者的澳門部分華人的喪葬和祭祀活動受阻。二者對澳門農曆七月處理亡者的宗教和節日活動造成衝擊。因此,本文試圖考察戰爭環境對澳門七月節產生的影響和變化,以及其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澳門華人社會的變遷。對於戰時七月節的考察將限定在有關的制度規則、組織機構、組織人員、儀式和流程、活動地域範圍、受眾群體等方面。

鄭莉(廈門大學歷史系):金門萬安堂的乩童與普度儀式

在華南沿海的中元普度儀式中,通常都有本地乩童參與主持。本文試圖以金門萬安堂為例,考察乩童傳統與普度儀式的關係。金門沙美萬安堂共有十二對乩手,已出版三冊乩示文獻及其他相關文獻。本文以萬安堂乩文集為基礎,輔以田野調查,考察萬安堂的乩童在中元普度中扮演的角色及其與道士之間的關係,以期有助於探討社區內部不同儀式傳統的相互交涉。

廖小菁(台湾中研院歴史語言研究所、陳瑤(廈門大學歷史系):慶仙壽與濟幽冥:馬來半島霹靂地區的何仙姑誕——兼與近代中國廣東的比較

十九世紀中葉以降,從中國南來馬來半島霹靂(Perak)地區從事錫礦業的廣東移民,將故鄉的女神何仙姑信仰帶入盛產錫礦的拉律(Larut)與近打河流域(Kinta Valley)。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與上述地區錫礦開發榮景相互呼應的地域文化景觀,是何仙姑信仰在諸多礦業重鎮華人社會中的初興、廟祀傳統的奠立,以及此後有別於原鄉實踐的地方性演繹的發端。本文以馬來西亞霹靂州近打縣端洛區(Tronoh)的何仙姑誕暨其十週年一度的神誕大醮傳統為考察中心,同時參較中國粵地原鄉與霹靂地區其他社區的仙姑誕實踐之例,試圖說明,此一例行於中元與中秋之間的神誕傳統,實為端洛當地以粵籍僑民為主的華人社區,以地方核心權威機構—何仙姑廟為中心所進行的年度潔淨與團結社區的文化展演;在歡慶「何大仙姑」壽辰的神人同樂氛圍中,神誕期間的儀式活動額外被賦予了一般華人社會慣常於陰曆七月所進行的悼亡度幽任務,同時也象徵性地揭示了多元宗教話語、地方文化和族群歷史記憶在移民社會中相互碰撞與交融的歷史過程。

第六節11:15 - 12:45

張玉玲(山口立大学国際文化学部)神戶華人的普度儀式與他界觀念的變化

福清出身的在日華人在農曆七月中旬舉行的祭祀祖先和幽魂的普度儀式,是他們世代傳承的原鄉出身地的文化傳統之一。然而,在日華人的普度,與其故鄉舉行的普度,有相當的差異。此外,同樣是福清出身者舉行的普度,在神戶、長崎和京都舉行的無論是日期或内容,都有相當的不同。究竟普度對在異鄉生活的華人,有何意義?華人對靈界的觀念有何變化?本報告聚焦神戶華人的普度,討論福清出身的華人的移民和定居的過程,考察同鄉網絡的構成及其與福清原鄉的關係,從而探討普度的歷史變化、整理其現狀並且論述其當代的意義。

芹澤知広(奈良大学社会学部)越南華人中元節的祭品、饋贈與宴會

香港和海外華人的中元節、即盂蘭節,英譯為Hungry Ghost Festival。Hungry Ghost 意指沒有子孫供養的餓鬼。救濟(供食)這些餓鬼是節日重要的宗教儀式行爲。一方面對包括作爲觀察者在内的一般參加者來説,為了節日而準備的祭品(包括紙做的焚化的祭品以及供奉的食品等)、施贈的物品(如給貧民的米)、以至為節日而設的宴會等,都是實實在在的、歷歷在目的重要節日行爲。在越南華人聚居的胡志明市堤岸地區的華人寺廟舉行的中元節,多規模龐大而且包含各種元素。聘請潮州法師和宗教團體執行大規模的專門的宗教儀式的義安會館是其中一個例子。另一方面在華人和高棉人(柬埔寨人)雜居、或已跟高棉人同化的地方,如湄公河三角洲的茶榮省周城縣的關帝廟舉行的中元節,以祭品=宴會食品=家庭食品的方式,以社群共享的形式,構成節日最基本的元素。

第七節14:00 - 15:00

岡田浩樹(神戸大学大学院国際文化学研究科)倒頭畫」裏的死者:韓国社会多様的喪葬礼儀與死者的複合性

本文討論韓國社會中對同一死者進行的複數的宗教儀式的現象。本文從繪畫死者的「倒頭畫」入手,檢討此一現象相關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脈絡。韓國社會宗教的重層性,可以以「宗教融和」、「朝鮮社會的雙重構造」、「宗教的競爭」等模式來説明。此外,也可以從許多關於各個宗教的祭祀祖先靈魂的民族志資料來説明。然而,無論是儒教式的祖先祭祀、佛教的對亡魂的供養或巫教的招魂儀式等,對於同一死者的靈魂來説,似乎是互不關聯。假如我們從一幅繪畫亡者面容的畫像出發,以不同的角度考察亡者的面容的話,我們可以理解這些倒頭畫(或錯覺畫)顯示的多元性。本文以亡者靈魂的多元性的視點,從比較的角度探索七月時東亞地方對亡魂的儀式。

鈴木文子(佛教大学歴史学部)韓国社会的7月15日:「百中」的祖先祭祀與洗鋤宴會

現在,韓國的祖先祭祀,主要是在舊曆正月和中秋兩個節日進行。在這兩天,韓國國民大舉出動,進行儒家形式的祭祀儀式和墓祭。另一方面,佛教信徒和僧侶於7月15日在寺院裏舉行隆重的盂蘭盆會。然而,在鄉村社會,除了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的地方外,一般都沒有任何的祭祀行爲。在1970年代以前很多村落社會都有盛行「百中」。「百中」又稱「洗鋤宴」或「耕夫日」等,是在農閑期以預祝農作收成為中心而進行的祭祀儀禮。然而,「百中」也有「望魂日」的稱謂、即包含了祖先祭祀的要素。和其他地域不同的是「百中」的盛行不僅和李朝時代排斥佛教的原因有關,而且和農耕曆及經濟變動有密切關係。本文嘗試從古典的歲時記以及迄1980年的民俗調查報告等,縱觀「百中」在村路社會的態況和發展。

第八節  15:15 - 16:15

湯紹玲(西民族博物館)從災害遺跡看村落的盆會:日本三重縣志摩地區的個案研究

    盂兰盆节是日本民俗学的基础研究课题。以柳田国男的先祖的话为首,盂兰盆节研究一直被局限于家庭这一行为主体,对不能涵盖在家庭先祖祭祀内的孤魂亡灵供养则行为主体不明确,多从礼仪的多样性、地域性展开论述。

经笔者在日本滋贺县、福井县、三重县连续7年大量的田野调查与文献调查证明,这种游离在家庭先祖祭祀边缘的孤魂亡灵供养的行为主体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村落承担的。本研究利用家庭盂兰盆节的学说,对村落盂兰盆节展开深入研究。田野调查地是位于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的三重县志摩地区。此地台风、地震、海啸、船难事件多发,江户时代就留下了许多对人、物伤亡有明确记载的文献与遇难亡灵纪念碑,这些资料都阐释着现在的村落孤魂亡灵供养与灾难的关联性,可为明确村落盂兰盆节的历史变迁提供有力证据。通过明确对村落盂兰盆节的历史变迁,再从与家庭盂兰盆节的相互关系来重新讨论盂兰盆节的性格。

吉田佳世(神戸大学日本学術振興会)從冲繩本土的舊盂蘭盆會考察個人的位置及其變化

本文以冲繩本島北部的X區為例,考察在冲繩舉行的盆節中「個人」的位置及其變化。盆節在冲繩稱爲「舊盆」,在農曆七月十三到十五日舉行。節日最重要的其中一個環節是祖先祭祀。冲繩的盆節主要是在「家」(ya)裏祭祀祖先。因此,家庭是節日進行的主要單位。然而,在世代相傳的「世嗣」(shiji)觀念的背景下,祖先祭祀可以理解為以個人作爲單位超越「家」的範圍,世代上溯,從而維繫着父系社會。本文嘗試從冲繩舊盆節時媳婦(嫁)的視角出發,以女性們近年的動向為切入點,討論「個人」在盆節中的當代變化。

綜合討論 16:30 - 17:30

主持人:橫山廣子(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引言人:渡邊欣雄(國學院大學)、末成道男(東京大學)、張小軍(清華大學)


版權所有: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地址:廈門大學南光一號樓二零四
         電話:0592-2185890 服務信箱:crlhd.amu@g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廈門大學ICP P300687